私隱公署建議設個資外洩強制通報機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昨日表示,有關起底個案明顯受控,但近年個人資料外洩事故呈上升趨勢,社會仍面對網絡科技發展為個人資料保障帶來的挑戰,對此公署將與時並進,於今年上半年再發布使用AI的相關指引,並研究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初步建議要設立強制性個人資料外洩通報機制,加重罰則,以及釐清個人資料的定義等。
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昨日分別討論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2024年工作報告,以及平等機會委員會2024年工作報告及推動支援社會不同社群享有平等機會的工作。
據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提交的文件顯示,去年共處理442宗起底個案,較2023年的756宗大幅減少四成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表示,目前因政見而發生的起底情況已大幅減少 ,被起底者大多為執法人員,只有小部分為政治人物,而相關的起底訊息其實是之前幾年的起底訊息再出現。
有議員提到,科技發展迅速,個人資料的定義須與時並進。鍾麗玲表示,《私隱條例》的初步建議修訂內容包括釐清個人資料。同時,公署會考慮適當調整修例建議,例如是否可分階段實施修訂建議,以減少對業界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適當釐定行政罰款的金額,以起阻嚇作用的同時亦在業界可接受的水平。
另外,據平等機會委員會日前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2024年平機會共處理9,975宗查詢,較2023年減少2%;處理1,413宗投訴,較2023年上升6%,平機會主席林美秀昨日表示,投訴大多是涉及僱傭範疇的殘疾歧視個案。她並提到,今年將推出 《如何在工作間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指引及動畫影片,講解有關精神健康問題的負面標籤及基於精神疾病的歧視行為,提供合理便利措施的例子。
去年施政報告中亦提及多項「搶人才」的措施,林美秀說,平機會將進行一項「內地及海外人才融入香港」研究,收集透過不同計劃來港的人才的數據及資料,探討內地及海外人才來香港發展後的融入程度,以及在過程中遇到的狀況及應對策略,希望就加強來港人才融入香港的議題提出建議,提升香港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及地方的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