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誓言深耕細作 加大創新力度

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民企倍受鼓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盧靜怡 北京、廣州報道)時隔6年多,中央再次召開民企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並勉勵民營企業家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拚會贏的精氣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令我深感振奮。」全國工商聯執委、青委會主席團成員兼秘書長、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這次座談會不僅釋放了中央對民營企業支持和呵護的明確信號,也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強化執法監督,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許澤瑋表示,推進立法、加強權益保護、規範涉企執法這些措施直擊民營企業發展的痛點,有助於構建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這對金融科技領域尤為重要,因為金融科技涉及大量的數據處理和交易活動,需要更加嚴格的法律保障來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相信隨着政策落地實施,民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將能夠享受到更加公正、透明的法律環境,從而更加專注於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
冀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
「對於未來,我倍感振奮。」許澤瑋說,希望能夠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特別是在金融科技等新興產業領域。也期待政府在金融支持方面能夠推出更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如優化信貸政策、拓寬融資渠道等,以緩解民營企業在資金方面的壓力。
繼續於所在行業做大做強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商總會會長、信義能源董事局主席李聖潑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鼓舞人心,大大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深信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民營企業家繼續於所在行業深耕細作,可以做大做強,並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中,作出應有的新貢獻。
李聖潑表示,總書記一直強調兩個「毫不動搖」,包括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對民營企業的關心、支持都是一以貫之,今次座談會亦一樣,對民營企業家而言,無疑為民營經濟注入壯大、發展的一支強心針。現時全球形勢複雜多變,中國民營企業家機遇與挑戰並存,更要自強不息,對內做好企業管理、環境保護,內強素質;對外則要助力國家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說好中國故事,乘着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東風,貢獻富強祖國。
廣東廣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蔡清偉告訴香港文匯報,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申了中央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堅定立場,當中提到不少實實在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了我們的發展信心。總書記對民營企業寄予的殷切期望也為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進一步堅定了企業深耕實業、加大技術創新的決心。
「總書記的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決心,大大增強了企業擴大發展的信心。」蔡清偉說,近年來,廣州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政府在法律法規、審批流程等方面的執行力顯著增強,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預期,務實高效的作風也為民營企業的成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蔡清偉進一步說 ,儲能行業作為廣州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尤其在當前推進「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儲能行業不僅是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新變量」,也是經濟轉型增長的「新藍海」。「我們將繼續加大在創新和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積極為國家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用AI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對民營企業家提出「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百望股份CEO付英波對香港文匯報表示,座談會釋放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實業永遠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如何利用創新工具為實業賦能,是百望股份自創業以來的初心。從「讓天下沒有難開的票」(掃碼支付後即出電子發票)到「鏈接商業企業,讓交易更簡單」,公司始終在通過創新技術為企業賦能。對於未來,付英波認為,當前AI技術正從通用能力向產業縱深演進,依託行業know-how(實踐知識,知道該怎麼做)構建垂直領域大模型,已成為搶佔技術制高點的關鍵戰役。未來將加大創新投入,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深耕垂類模型,真正用AI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近年國家支持 民營經濟發展措施
民企融資
●2023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提出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深化債券市場體系建設,加大外匯便利化政策和服務供給等。
●2024年6月,財政部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通過中央財政資金進一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法律保障
●2023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提出加強法治保障,清理廢除有違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原則的規章、規範性文件,加強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保護和支持。
●2024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該法以法律形式明確民營經濟的平等地位,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權益保護」等核心關切納入制度框架,標誌着中國民營經濟法治化進程邁入新階段。
市場公平競爭機制
●2024年5月,國務院第32次常務會議通過《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國務院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協調機制。
●2025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提出實行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依法防止和糾正逐利性執法司法活動。
親清營商環境打造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建立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係,各級領導幹部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家接觸交往,依法依規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解難題、辦實事,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