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學歷申教師註冊 年揭5宗 涉英美澳洲大馬等地大學 教育局已轉交執法機關徹查

假學歷問題近月於香港教育界持續發酵,不僅涉及大學課程入學收生,也出現在教師職位的申請上。特區政府教育局透露,在2023/24年度共發現5宗以假學歷申請「教師註冊或教師聘任」的個案,有關個案均是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處理非本地學歷評估過程中被揭發,隨後已轉交執法機關調查。據了解,評審局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期間5度報警,指申請人提交的海外學歷經查證後證實為假,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暫未有人被捕。●香港文匯報記者 茉瀅
教育局昨日回應傳媒指,根據評審局提供資料,在2023/24年度學歷評估過程、識別出涉及虛假學歷的申請中,有5宗涉及「教師註冊或教師聘任用途」,相關個案已向執法機關舉報。教育局重申,本地專上院校設有嚴謹收生標準和程序,對偽造或提供虛假學歷採取零容忍態度。
為應對假學歷問題,教育局表示,已要求專上院校進一步強化措施,以維護香港學術聲譽,例如要求申請人提交第三方機構學歷驗證證明,以確保學歷真實性。如發現違規,院校會果斷採取紀律行動,包括撤回錄取決定或取消學籍,並將案件轉介執法及簽證機關跟進。
5763宗學歷評估申請見新高
對於持有非本地學歷的人,評審局現時提供學歷評估服務,判斷其學歷是否符合本港特定資歷標準,相關結果可用於「教師註冊或教師聘任」等不同用途。根據評審局發表的最新年報,2023/24年度該局接獲的學歷評估申請總數達5,763宗,為歷年最多,當中揭發32宗屬於假學歷申請,較2022/23年度的22宗增加45%。
評審局主席陳仲尼早前透露,未來該局有意研究使用人工智能(AI)偵測學歷真假。他又指雖然假學歷的個案數字上升,但考慮到學歷評估申請總數也同時增加,相關比例變化不大,呼籲香港社會對學術誠信保持高度警惕,以防問題進一步擴散。
據了解,是次5宗涉及「教師註冊或教師聘任」假學歷個案中,申請人年齡介乎29歲至47歲,包括本港居民、英國護照持有人及中國護照持有人。他們提交的學歷指稱來自英國、澳洲、美國及馬來西亞等地的大學,其中包括悉尼大學、華盛頓大學及南加州大學等知名學府,部分偽造學歷包括英文教育碩士及工商管理學士,有假證書簽發日期早至2006年。
有資深中學校長指,是次所涉個案均持有非本地學歷者申請成為香港教師,他們須先通過評審局的學歷評估,教育局亦會把關,相信現有機制已有效堵截假學歷個案。而在學校招聘層面,如果是本地大學學歷,大多學校都會檢視應徵者的學歷正副本,還需提交大學成績單,面試時也會作詳細詢問,甚至要求即場「試教」,形容教育界對現行招聘程序相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