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透視系列之司機心聲】的哥堅決反罷工 獨攬市場行不通

●記者利用Uber平台召喚的士,司機表示的士業應首先反思自身服務質素,而不是靠罷工獨攬市場。
●記者利用Uber平台召喚的士,司機表示的士業應首先反思自身服務質素,而不是靠罷工獨攬市場。

●「白牌車」司機表示,自己沒有加入任何車行。登記高德平台僅需提供個人與車輛資料,可在兩三日內收到批准。
●「白牌車」司機表示,自己沒有加入任何車行。登記高德平台僅需提供個人與車輛資料,可在兩三日內收到批准。

●記者使用高德平台,發現可自由選擇不同層次車型。
●記者使用高德平台,發現可自由選擇不同層次車型。

不同車型對比
不同車型對比

記者實測比併 高德Tesla接載 服務勝一籌 的哥潑冷水反對罷駛 :「自私!」
記者實測比併 高德Tesla接載 服務勝一籌 的哥潑冷水反對罷駛 :「自私!」

  本報記者實測:「白牌車」舒適收費略貴 的士快捷衞生稍遜

  進軍香港約一年的網約車平台高德近日被指引入私家車車隊,引起的士業界部分人不滿,並要求特區政府明天(19日)前回應取締白牌車的訴求,否則將發起罷駛行動。高德是如何動了的士業的蛋糕?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就實測比拚高德私家車及的士服務,當日接單的私家車是3年車款的Tesla Model S,乘坐舒適度、接單速度均比的士優勝,惟同一路線的行車時間不及的士快,收費也比的士略貴。當日接載記者的的士司機明言,高德「白牌車」確實迎合乘客對出入服務的需求,又坦言罷駛無濟於事,「的士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好,要自己去變通,而不是去趕走白牌車,想去獨攬整個市場……罷咩嘢工?」 ●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日前一個非繁忙時段,分別搭乘高德的「白牌車」由北角往堅尼地城海濱長廊,然後再透過Uber叫的士返回北角,比拚兩者的優缺點。記者先在高德打車應用程式選中經濟型模式,僅過6秒便匹配一輛Tesla Model S私家車接載前往目的地,全程耗時約21分鐘,實收71.72元。

  遊客多用高德 市民愛用Uber

  乘車體驗良好,座椅軟度舒適且車廂清潔衞生,跟該車司機閒聊時,他透露春節前才開始啟用高德平台,目前同時使用高德與Uber兩個平台,他透露高德平台向司機提供更多獎金以及收取更低佣金,吸引不少司機加盟,「高德抽20%的佣金,Uber則是28%。」

  他粗略評估,每月繳付1,500元予兩台服務費,但同時獲平台數百元的獎金,令他收入較單用一個網約平台增加一兩成。

  他指多數遊客使用高德叫車,本地市民則傾向使用Uber,不過由於高德進軍香港時間尚短,車隊覆蓋不全面。「現時Uber平台覆蓋整個香港,高德則僅覆蓋香港島與尖沙咀等遊客集中區,如果在新界用高德,未必能叫到車。」

  目前除了的士,全港還有1,500輛持有「出租汽車許可證」的私家車,可以合法載客取酬。高德平台早前稱只採納該類私家車加入車隊,但接載記者的該名司機透露自己無相關許可證﹐「不用去寫字樓,直接在手機上申請,只要車是合規的就可以,它(平台)不會理你有沒有牌照。」記者隨後根據其車牌號碼,亦證實並非運輸署「出租汽車許可證」名單上,是俗稱的白牌車。

  返程時,Uber平台召喚的的士接單速度未如高德,但也相當快,只需約11秒左右便有一架豐田金豐混合動力車型的的士接單。返程共耗時約15分鐘,對比高德白牌車節省6分鐘,車價也相應降低,實收65.32元。

  對比「白牌車」,的士的後排位置更為寬敞,腿部活動範圍更大。不過清潔度就不如之前的「白牌車」,更有小量白屑於座椅底部。

  該名的士司機亦有同時使用高德及Uber平台,他表示高德需手動接單,對比Uber的自動搶單並不方便。與此同時,由於高德平台的行車距離採用直線距離方式,而非行車距離,預計的行車時間有出入,「有時直線距離只有1至2公里,但卻要兜10至15分鐘,所以覺得高德並不太好用。」

  「白牌車有需求,的士業要做好自己」

  至於有的士團體揚言於下月5日罷駛,該名的士司機認為:「香港的士是最自私、最不團結的行業,一定搞不成罷工。」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罷駛行為可能令其他類型司機收漁人之利,「同你罷工,於我有什麼着數。我租車的喔,如果罷工的話,我食晒呀,做到不停手的。」

  被問及高德平台引入「白牌車」,他則認為沒有問題,「白牌車」存在有其社會需求與合理性,反而是的士行業需反思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務質素,「自己(的士)要去變通,而不是去趕走『白牌車』,想去獨攬整個市場。就算獨攬到,是不是會做得更好呢?之前網上看到有視頻,有個女孩子拖着兩個大喼搭的士,司機只肯開車尾廂,袖手旁觀任由女乘客搬,這叫咩服務?你自己做得不好,罷咩嘢工?」

  他又認為,的士司機的收入不算差,「做你這單不用15分鐘,如果按錶收費100多元,一個鐘頭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