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獻策:網約車發新種類牌照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洪澤楷)個別的士組織聲稱,若得不到政府對監管白牌車違法載客的滿意答覆,將發起41年來再一次的士罷駛行動。這種「騎劫」市民大眾利益挾逼政府的行為,惹市民及各界強烈反感。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的士小巴商總會表明不支持罷駛。立法會議員、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張欣宇亦批評小部分的士從業員圖以極端手段要挾政府。
政府可成立公司管理的士司機
的士業目前的困局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但業界以市民利益作籌碼,迫使政府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做法令各界強烈不滿。目前要破局,各界也有不少見解,張欣宇向香港文匯報建議,政府開發新種類的牌照予網約車,並以不同時段收費的形式,補充高峰時段的運力,達成網約車平台與的士業界的共贏與共存,「其實未來一個政策方向可以是,不鼓勵所有的網約車做全職,而是透過牌費的流動變化,令他們補充高峰時期的運力。例如政府可以在高峰時期收少一些牌費,讓網約車補充的士的運力。」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網約車平台的定價更高、所提供的服務也更高級,的士業未必能與之競爭,「應該檢視現時的士制度的內部缺陷。」他指出,由於牌照價格昂貴,現時大部分司機向持有牌照的牌主租車,車主和司機的關係並非僱傭關係,所以司機表現難以受監察。同時,二者的風險承擔也不平等。為改變僱傭關係缺失與風險承擔失衡的缺憾,他建議政府成立一家管理公司,與所有有意駕駛的士的司機建立僱傭關係,並發放牌照。
在這種情況下,車主如果要聘用司機,就必須在管理公司內物色,由政府交車租給車主。在這層僱傭關係下,司機如果做得不好,可能會失去牌照,因此他們便會嘗試改善服務態度。莊太量建議,以政府做中間人,令網約車平台適度讓利於的士業界,緩和利益衝突,「比如讓政府做中間人,Uber每賺一元,就放一毫子給的士業,然後讓各的士牌主平分,平衡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