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續挺公務員逐步全轉5天工作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香港特區政府自2006年在政府內部實施5天工作周,目前有15%、約2.5萬名公務員未按5天工作周模式工作,主要涉及負責出入境口岸服務、文化及康樂服務、郵務等公務員。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昨日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表示,推行5天工作周需要配合科技應用和人手調配,並顧及公共服務質素,預計未來讓更多公務員能夠轉為每周5天工作,會面對相當挑戰。不過,政府會繼續鼓勵部門在不涉及額外人手資源、不減少工作時數、不削減緊急服務,維持周六日必需櫃台服務的4項基本原則下,轉為5天工作周。
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政府實行5天工作周以及公務員規定工作時數的情況。公務員事務局早前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有85%公務員,即逾14萬人按5天工作周模式工作,餘下的15%仍然非以5天工作周模式工作。
楊何蓓茵出席委員會會議時表示,5天工作周不是公務員服務條件的一部分,政府要在鼓勵部門提供家庭友善工作環境的同時,做好把關工作,善用公帑。她續指,會透過善用科技安排人手,利用網上服務取代櫃台服務,鼓勵更多部門實施5天工作周。
截至去年9月數據,有5個政府部門,包括食環署、路政署、警務處、康文署、運輸署的4,100位公務員試行5天工作周模式,約為公務員總數的3%。楊何蓓茵表示,其中,路政署在2025年1月底完成試行,有關同事已經開始正式實行5天工作周,「路政署試行的同事有37人,人數不算多,但也證明部門管理層是有意識去推行5天工作周,考慮小的分部可以做到的話,都會去推,不一定要整個部門都做到,才一併推行。」
另外,政府亦有部門試行減縮規定工作時數,丈量員職系和運輸督察職系正試行由每周淨45小時(淨工作時數指不包括用膳時間)縮減至每周總45小時(總工作時數指包括用膳時間),楊何蓓茵表示,以上運用科技以及優化工作流程的安排,可做到縮短工時,可見科技應用很重要。
運用科技省人力縮編制
有議員追問縮短工時節省的人力安排,她強調,政府部門應用科技後,會檢視人手編制安排,若用科技可以縮減人手,都會做相關安排,過去兩年就縮減了2,000個編制,其中一部分是因應科技的運用,不過有時工作增多,會調配人手去做額外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