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聯合國毒罪辦官員:中國在打擊毒品電騙方面為他國提供重要支持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聯合國毒罪辦)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代理負責人貝內迪克特·霍夫曼日前在曼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近期中國與泰國等東盟國家開展合作,加大對電信詐騙等跨境犯罪活動打擊力度,正在產生推動該領域國際合作的積極勢頭。他表示,中國在打擊毒品和電詐犯罪方面為其他國家提供了重要支持。

  霍夫曼說,從受害者人數、波及範圍及涉案金額看,電信詐騙活動近年來愈加猖獗。據聯合國毒罪辦估算,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每年因此類犯罪蒙受的經濟損失達200億至400億美元,「電信詐騙已從區域性現象演變為全球性威脅」。

  霍夫曼指出,電信詐騙及相關跨境犯罪手段日趨複雜,犯罪團夥使用人工智能等技術,給各國執法部門帶來挑戰。

  「通過網絡實施犯罪導致很難追蹤到背後的犯罪團夥,因為犯罪分子可能在一個國家作案,詐騙對象卻在另一個國家甚至另一個大陸。」他說,區域內執法和司法系統正面臨越來越複雜的挑戰。

  霍夫曼認為,有效應對這類跨境犯罪必須依靠國際合作。「無論是信息共享、警方行動協調,還是司法互助、刑事合作,關鍵是區域內外國家要開展合作並找到共同應對方式。」

  霍夫曼告訴記者,聯合國毒罪辦一直致力於推動相關國家達成共識、開展多邊合作,樂見近期中國與泰國、緬甸等東盟國家加強合作打擊電信詐騙。「這些努力令人鼓舞,所產生的積極勢頭近年來少見。」

  在霍夫曼看來,中國一直致力於開展地區執法合作,在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合作打擊毒品製販走私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在防範和打擊電信詐騙中積累的經驗可以幫助其他國家應對相關問題。

  「中國的經驗對本地區國家具有重要借鑒價值。我們看到,中國在執法合作層面向本地區其他國家提供了大量支持。」霍夫曼說。

  霍夫曼直言,儘管近年來各國對電信詐騙問題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但這些犯罪活動的複雜程度與演變速度,意味着各國需要開展更大範圍合作,中國在這方面的系統性應對模式可為其他國家提供重要參考。

  「我們希望未來能看到本地區國家開展更廣泛合作,不再限於警方行動或關閉某個電信詐騙窩點等短期措施,而是從更宏觀層面解決這一問題。」霍夫曼說。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