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高質量發展❷/營商環境優化 民企信心增強

  圖:春江水暖鴨先知 跨國巨企加碼中國
  圖:春江水暖鴨先知 跨國巨企加碼中國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重要基礎。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致力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同時對科技體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這將增強民企信心,激發創新活力,釋放內生動力。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我國民營經濟主體已超1.8億戶,佔經營主體總量比重逾96%,10餘年間增長超4倍。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對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意義重大。春江水暖鴨先知,隨着中國續寫更多民營經濟春天的故事,去年底至今年初這段時間,外資項目也密集落地,開工開業,深耕中國市場,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堅定發展信心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本月投產、豐田雷克薩斯(港稱凌志)獨資新工廠落地上海金山、中美合資英普億集團兩個產業總部簽約落戶蘇州高新區……近來,多地加大外商投資支持力度,眾多項目密集落地或建成投產。隨着內地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並提升對外開放力度,中國繼續成為全球投資熱土。

  中共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着力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持續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去年9月底,內地實有民營經濟主體總量達18086.48萬戶,佔經營主體總量的96.37%,10餘年間增長超4倍。其中,民營企業5554.23萬戶,同比增長逾6%。

  「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積極因素持續增多。」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此前表示,去年前10個月,製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4%,比全部製造業投資增速高2.1個百分點。外貿領域,同期以人民幣計價的民企進出口同比增長9.3%。從市場活力看,市場消費潛能正加速釋放。

  在北京東城銀座的好特賣專區,店長鞏先生對大公報記者說,「自從年前就感受到了強勢復甦的市場熱度,每天直到商城關門前,消費者都絡繹不絕,這也讓做企業的同行們都信心滿滿。」在北京海淀奧體中心附近,「白天大集+晚上夜市」的模式一直延續下來,每天逛小吃、敲大鼓的人們接踵而至,附近一座微型冰場更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體驗「輕度冰雪遊」。

  「有效市場」結合「有為政府」

  立法保障,激發活力。以立法形式保證民企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這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的核心關切。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黃衛挺公開表示,未來應繼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

  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備受關注。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中有許多規定,直接涉及民企和民營企業家的現實切身利益。比如,嚴格規範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違法干預經濟糾紛;細化辦案程序,規範異地執法行為等。同時,圍繞加強賬款支付保障工作、強化預算管理、有針對性細化支付賬款、設置賬款拖欠協商調解處置程序等做出了規定。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對大公報說,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仍存在市場激勵不足、要素流動不暢等問題。舉例,管理層已給出諸多利好民企發展政策,但低成本、可持續的融資要切實落實到企業殊不容易,這涉及到國家信用體系完備化的問題,以此徹底解決數據孤島等問題。

  讓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可望進一步堅定民營經濟發展信心,並為中國擴大開放、吸納外資帶來協同效應,給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奠立穩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