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中年/「封神」與「射鵰」\輕 羽

  內地電影投資越來越巨大,春節檔期令觀眾目不暇給。我在公眾假期之後才到電影院細心欣賞兩部大型製作。

  很多年前被荷里活電影《星球大戰》系列吸引,看着銀幕上的飛船馳騁,太空戰士熾烈激鬥,令我輩年輕觀眾幻想着無邊天際的奇詭怪事。時至今日,國產電影《封神》系列不遑多讓,可說是具有東方色彩的「星空大戰」,特技效果千變萬化,仙凡對戰場面五花八門,整體效果賞心悅目。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的故事就像副題一樣,上集生還下來的姬發與姜子牙回歸西岐,頑強抵抗殷壽指派聞仲為首的軍隊襲擊。箇中細節是女將軍鄧嬋玉與姬發產生的微妙關係,二人各為其主,敵友難分,最終慘淡收場。故事並不複雜,但是兩個半小時節奏明快,戰爭場面與文戲的交錯適宜,而且末段亦帶出明確寓意:兩軍對壘,千萬不能傷及無辜百姓。除了高超的特技畫面,「戰火西岐」的最大亮點是飾演鄧嬋玉的女演員那爾那茜,她具有冷艷的外形,演出前半部分策馬奔馳的形象,尤其能夠展現女中豪傑的個性。動作身手利落,可以成為新一代武打女星。

  另一齣令香港觀眾感覺親切的電影,是《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郭靖、黃蓉,以至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都是本地觀眾熟悉的符號。徐克導演的版本,採用了金庸原著的基本故事和角色,但是兩個半小時內容與原著不盡相同。「俠之大者」既有關郭靖和黃蓉的尋覓愛情故事,另外着墨於中原與草原之間的地域觀念。郭靖游離於中原和蒙古草原之間,既想保護宋朝百姓,亦不想背棄大漠恩情。徐克在奇幻武俠場面之外,亦在剖析男兒的家國情懷。徐克一向喜歡發掘新進演員,除了一雙男女主角,飾演華箏公主的女演員張文昕亦是亮點,能將原著的草原女將形象,活靈活現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