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見/哪吒與旅遊\明 德

  今年內地春節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大收旺場,期待盡快在香港上映。這股熱潮令筆者想起,多年前到澳門大三巴牌坊打卡拍照,無意中經過一間哪吒廟,位於大三巴牌坊後右側。大三巴哪吒廟是二○○五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創建於一八八八年,改建於一九○一年,廟內供奉哪吒。

  相傳哪吒原是印度佛教的護法神,再演變為道教的神仙,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更把哪吒形象本土化,逐漸轉變為中國少年神話人物。《西遊記》八十三回記載哪吒的出身,寫道:「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一點靈魂,徑到西方極樂世界告佛。佛正與眾菩薩講經,只聞得幢幡寶蓋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將碧藕為骨,荷葉為衣,念動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運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廣大。」

  網上查看,原來澳門還有第二間哪吒廟,是比大三巴哪吒廟歷史更悠久的柿山哪吒廟,建於清初,於光緒廿四年(一八九八年)進行重修擴建。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為「哪吒誕」,該廟會舉行哪吒巡遊活動。筆者認為,澳門可利用這次契機把哪吒的故事講得更深入,使哪吒廟香火更鼎盛,旅遊景點也多元化,吸引更多遊客。除了大三巴牌坊、前地及石階等熱門景點,下次到澳門旅遊還可參觀哪吒廟。

  深水埗有三太子廟,是香港唯一供奉三太子哪吒的廟宇,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香港不乏寺廟文化,把天后、觀音、譚公等等故事講好,「以文帶旅」帶動香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