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兩會建議提案 「促經濟」為重心

  【大公報訊】民建聯昨日舉行2025年兩會建議和提案記者會,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以「促經濟」為重心,期望能發揮香港獨特優勢,助力國家發展,建議包括利用香港河套地區打造高端醫療基地、推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降低「港股通」股息稅等。

  據悉,民建聯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今年將提交超過40項建議和提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陳勇、全國人大代表黃英豪、陳仲尼、黃冰芬、全國政協委員梁志祥、呂堅等出席記者會。

  李慧琼提出《關於允許香港與內地共同合作生產血漿製品的建議》和《關於採用香港真實世界研究數據優化港澳藥械通的建議》,希望能得到中央的指導和支持,利用香港河套地區打造高端醫療基地,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陳勇就民營經濟發展會提出《關於盡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建議》,降低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費率及企業繳費比例。

  推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

  陳仲尼提出《關於推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的建議》,繼續推動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

  黃英豪建議在香港、廣州、深圳等地成立「大灣區中醫藥學研究中心」,依託區內重點大學的科研能力,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醫藥高地的影響力。

  黃冰芬提出《關於香港打造亞洲自願性碳交易市場的建議》,爭取國家對香港發展「自願碳市場」的支持,容許內地碳排放企業,在香港購買2%至3%替代排放配額,提升香港「自願碳市場」的規模。

  梁志祥提出《關於有效疏導香港與內地跨境車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建議》,建議延伸粵港兩地牌車輛的行駛範圍至廣東省周圍省份。

  呂堅提出《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跨境低空經濟的建議》,建議空管、民航等部門推進低空空域開放,探索建立軍地民低空運行協同管理機制,將低風險低空飛行活動授權地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