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產業鏈發展 昭通育新品創新技

●昭通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37萬畝,綜合產值約100億元人民幣,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中流砥柱。
●昭通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37萬畝,綜合產值約100億元人民幣,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中流砥柱。

  作為雲南馬鈴薯主產區,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昭通被授予「世界馬鈴薯高原種薯之都」 的稱號。馬鈴薯產業也是當地農戶增收的重要依靠,全市400萬人投身馬鈴薯種植,隨着馬鈴薯產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全市六成人口或從中受益。

  據昭通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目前昭通全市近110萬戶、400萬人投身馬鈴薯種植,佔總人口的65%。2024年,昭通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37萬畝,產量350萬噸,綜合產值約1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中流砥柱。

  近年來,巧家縣通過引進龍頭企業,走「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路子大力發展馬鈴薯。2024年,通過整合涉農資金1,337.34萬元投入馬鈴薯產業,重點支持馬鈴薯省級種業基地建設和「土豆米」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佔地1,000平方米的馬鈴薯組培室一個、原原種生產大棚100畝,可實現年生產馬鈴薯脫毒組培苗1,000萬株、馬鈴薯原原種4,000萬粒;建成馬鈴薯高標準示範基地3萬畝,輻射帶動全縣馬鈴薯種植27萬畝,預計實現馬鈴薯年產47萬噸。

  另一方面,昭通加強與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合作,不斷為馬鈴薯產業注入科技創新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以來,成功通過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2個,新選育的昭薯12號正在申報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

  優質高效栽培 增產增收雙提升

  近年來,昭通市農科院馬鈴薯研發團隊結合品種優勢以及適宜區域等情況,建立集「馬鈴薯種質資源改良創新、馬鈴薯一年多季高效育種、馬鈴薯新品種聯合評價、新品種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為一體的馬鈴薯新品種選育體系。對新品種配套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增產效果。同時採取優良品種、平衡施肥、綠色防控等措施,強化技術指導服務,有力促進昭通市馬鈴薯大面單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