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菡:將設照顧者數據庫 提前辨識高危個案

香港文匯報訊 屯門蝴蝶邨日前發生一宗伴屍悲劇,揭發七旬父親倒斃客廳,患有智力障礙的同住兒子卻懵然不知,伴屍兩天,直至單位傳出惡臭始被鄰居揭發。有見及此,有立法會議員要求政府盡快建立高危照顧者名冊。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出席一個有關支持照顧者的活動後表示,將會向有關家庭提供支援。在設立照顧者數據庫的問題上,局方正與私隱專員接觸,務求在符合私隱條例下,達至一定程度的數據互通,以提前辨識以老護老、以殘護老等高危個案。
在去年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建立跨專業、跨機構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資料庫,孫玉菡在出席「齊撐照顧者 一齊鬆一鬆」啟動禮時表示,全港75%長者正領取社署不同類型的資助,所以社署擁有許多服務使用者的數據,包括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下的援助金,以及傷殘津貼等。
同時,醫院管理局、房屋署亦擁有相關數據庫。初步構思是在符合私隱條例下,結合這些部門或機構的資料庫,達至一定程度的數據互通,並根據數據設定客觀標準,例如年紀、身體狀況及是否獨居等,識別高危個案。
需時處理技術問題及數據互通
「我們可以定某個年紀是否獨居,或者身體狀況是否特別差,找到一些大家很關心的以老護老、以殘護老資料,我們希望做到這個工作,通過數據互通,設定一些客觀的標準,提前找到一些我們覺得高危的個案,然後不要等他們找我們。我們就請18區的社福機構,他們都很樂意幫忙的,給資料他們、主動找他們。」他表示,掌握這些數據的好處是即使有關個案不求助,亦能主動接觸他們,減少悲劇發生。
資料庫目前在準備前期階段,孫玉菡表示,需時處理相關技術的問題及數據互通,目前未能交代具體推出時間,但強調希望盡快完成相關工作。
他又提醒照顧者,現時有多種途徑協助有困難人士,包括向社署或非政府機構求助,亦可致電182183 照顧者24小時支援專線。該專線共有30條線,截至去年12月共收到6.2萬個來電,協助了不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