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青年就業」擴資格放寬年齡限制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在就業博覽現場所見,有不少年輕人到各攤位前了解計劃或職位的詳情。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在就業博覽現場所見,有不少年輕人到各攤位前了解計劃或職位的詳情。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宋安迪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宋安迪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譚女士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譚女士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何小姐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何小姐 香港文匯報 記者曾興偉 攝

●孫玉菡(左二)昨日在博覽現場視察。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孫玉菡(左二)昨日在博覽現場視察。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有尋找心儀職位的年輕人即場填寫申請資料。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有尋找心儀職位的年輕人即場填寫申請資料。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29歲或以下持副學位者皆可參與 推雙向安排接受內地青年申請到港

  香港疫後多個行業一直面對人手短缺問題,特區政府勞工處昨日假灣仔會展中心舉辦「青年就業博覽」,為29歲或以下年輕人提供大量本地以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工作機會。參展機構積極招攬人才,有公司表示技術性人才缺口很大,又發現近年報讀工程類專業的大學生有減少,故與本地院校推出相關訓練計劃,並到內地向就讀相關專業的內地學生進行宣傳,希望增加更多技術性人才入職。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就業博覽啟動禮致辭表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擴大參與資格和年齡限制,並期望通過這次博覽活動,為年輕人提供多一個選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

  勞工處辦青年就業博覽 提供逾1200職缺

  昨日舉行的「青年就業博覽」共有47間機構參與,提供超過1,200份本地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的在職培訓空缺,涵蓋航空服務、酒店、銀行、公用事業、零售、運輸以及建築等不同行業,現場亦介紹勞工處多元化的青年就業服務,包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以及「展翅青年就業計劃」。

  孫玉菡在啟動禮上致辭表示,今次的就業博覽除提供本地就業機會外,還有很多在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包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展翅青年就業計劃」為年輕人提供多一個選擇。

  今年,「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將有新猷,以往只限大學生參與,現時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的青年皆可參與,年齡放寬至29歲或以下。該計劃還新推出了雙向安排,內地青年可透過內地青年來港就業安排參與此計劃,「參與計劃的企業,必須聘請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然後作雙向安排申請對等數目的內地青年來港工作。」

  孫玉菡表示,「展翅青見超新星」亦屬重要活動,該計劃為年輕人提供一展身手機會,他們均有多元才能,在不同行業皆可發揮自我。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在就業博覽現場所見,有不少年輕人到各攤位前了解計劃或職位的詳情,甚至有身穿中學校服的學生到場,有尋找心儀職位的年輕人即場坐在枱凳前填寫申請資料,或獲安排直接與參展機構進行面試。

  港缺乏技術人才 有公司加強內地宣傳

  參與展覽的中電源動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聯席總監宋安迪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現在公司最大人力缺口是技術層面的人員。她坦言,感覺近年就讀機電相關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少了很多,這些人大部分去就讀或從事自媒體和其他熱門專業或工作,因此其集團與本地的院校合作推出訓練計劃,希望透過計劃讓本地學生在讀書時,便對有關工作感興趣。

  她表示,在未能招聘足夠的本地人才的情況下,公司選擇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院校,向就讀機電工程等專業的學生進行宣傳招聘。不過,她指出內地學生通常擔憂英語水平不足及在港工作所需要的證書這兩項問題,「香港這邊文件、交流多用英文,內地考取的證書與香港亦不相通。」因此,公司會為內地生推出相關培訓計劃,而內地生認為可以在香港的大集團進行學習及累積經驗更為重要,對薪酬和福利等不會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