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前CEO 籲西方專注建立開源模型

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科企DeepSeek早前發布開放式大型人工智能(AI)語言模型,其構建方式被認為較眾多美國競爭對手更高效。科企Google前行政總裁施密特警告稱,西方國家和科企需專注建立開源AI模型,否則可能會在全球AI研發競賽中輸給中國。
機構難負擔收費影響研究
施密特指出,美國科企多數AI大型語言模型(LLM)是閉源的,不免費對外開放,包括Google名下AI模型Gemini,以及OpenAI名下模型GPT-4等,只有Meta的AI大型語言模型Llama為開源模型。施密特認為,如果不投資建設開源AI模型,研究機構和學校將難以負擔昂貴的收費,難以推進研究,「中國會成為開源模型領域的領導者。」
OpenAI行政總裁奧爾特曼上月曾表示,他認為在開源模型問題上,自己可能「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OpenAI或要尋找新策略,擺脫現時收費昂貴的閉源模型策略。施密特表示,他確實認為,想要在未來的AI技術佔據主導地位,科企應當探索開源和閉源AI模型的有機結合。
施密特稱,儘管美國科企透過建立GPT-4等強大的AI閉源模型,主導AI技術發展第一階段,但他相信歐洲科企仍有機會,思考透過利用AI技術設計用途多元的應用程式,提升企業的運作效率以獲取更多經濟利益,「AI的應用非常強大,它可以令歐洲更為高效。」
施密特公開呼籲,西方國家在AI安全方面應當尋求與中國合作,他認為該議題無關競爭,是人類發展AI技術時面對的共同難題,「我們可以彼此提供有用的訊息,令大家研發的AI模型都變得更加安全,這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