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發展/和生圍申建近3600伙住宅群 擴容3.5倍

北部都會區將是本港未來發展的引擎,基於未來基建將大幅完善下,持有元朗和生圍低密度住宅項目地皮的橡樹資本,申請大幅增加項目的發展密度及樓宇高度,以發展成一個近3600個住宅單位、容納近萬人居住的小社區,較之前增逾3.5倍。/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和生圍項目貼近米埔濕地自然保育區,一直都只限作低密度發展,惟特區政府近年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和生圍的地理位置便在新田科技城與牛潭尾新發展區之間,橡樹資本便提出因應未來發展環境轉變,以及主要基礎設施發展所帶來的便利,可增加和生圍的發展密度,以提供更多房屋供應。
橡樹資本從恒大手上購入
根據該財團向城規會提交最新的土地改劃申請文件顯示,住宅地積比率會由0.4倍大幅提升至1.28倍,可建樓面增約2.2倍至逾286萬方呎;原計劃是全部興建789幢2至3層高洋房,新建議中的洋房數量大削至128幢3層高洋房,其餘則全作分層住宅發展,擬建47幢6至10層高住宅大廈,提供3443個約面積400至1400方呎住宅單位。由於平均單位面積大減近三成,總單位數量便陡增至3571個,增幅逾3.5倍,預計居住人口可達9998人;住戶車位數量則增加556個至2134個。若一切順利,該項目預計在2031年落成。
和生圍地皮原由恒地(00012)花經年時間收購及進行土地規劃,2019年將整個項目以逾47億元轉售予當時債務問題仍未「爆煲」的恒大地產,恒大並於2021年跟特區政府完成換地協議以發展低密度住宅項目,補地價近41.5億元。及後該集團墮入債務深淵下,被債權人橡樹資本接管及買入此地。橡樹在去年初獲批改變恒大原有的發展計劃,在密度不變下,大縮平均洋房面積,令洋房數目增加521個至789個,今次更進一步,再改變土地的發展密度及樓宇高度,若申請成功,須再跟政府商討換地改契手續及補地價。
淺水灣海灘道28號申建酒店
此外,英皇國際持有的淺水灣海灘道28號The Pulse,因見本港旅遊業持續復甦,現再向城規會申請將該物業的地庫1層部分、地下高層及1樓,改建為96間客房的高級酒店,涉及樓面約7.1萬方呎,至於地下低層及地庫1層將繼續用作商店及餐廳用途。該物業佔地約4.55萬方呎,總可建樓面約13.38萬方呎。英皇曾於2018年提出同類改建申請,當時擬提供99個酒店客房,涉及樓面約7.84萬方呎,惟因2019年爆發修例風波和及後的逾3年疫情,令其擱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