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拚參數成過去式 爭開發者生態成新戰線\李潔儀

  國產科企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能的開源AI大模型一鳴驚人,隨即令去年一度成為話題的「開源閉源之爭」得出結論,開源還是追上了閉源。

  Google前行政總裁施密特日前警告,倘若西方國家不專注建設開源AI領域,AI競賽則勢必落後於中國,倡議企業加大發展開源大模型,就連曾經公開表示「開源模型是智商稅」的百度(09888)創始人李彥宏亦轉軚支持開源,意識到開放源代碼的重要性。

  隨着AI技術的急速發展,越來越多企業重視開放、共享的理念,開源模式備受追捧,吸引並聚集更多的開發者參與其中,共同推動技術的發展,不單有助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亦助力推動整個行業的前進發展。

  科企由閉源戰略轉向開源,反映由比拼參數規模,轉向爭奪開發者生態,畢竟在過去數年間,大語言模型的參數規模從數億增至數千億,甚至達到萬億級別,拚算法獲取收益已不管用,令大模型研發邏輯出現必然性的調整。

  儘管科企研發大模型更多採用開源模式,惟不能抹殺被視為護城河的閉源,其有助保護科企的核心算法優勢,相信開源與閉源研發將得以共存,形成混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