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透視】IGG盈喜尚欠驚喜 可先食餬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 植耀輝
各位讀者有否發覺港股近期之升勢有點似曾相識?所指的是過去一年美股受AI熱潮之體會,只是炒作對象由AI及Nvidia變成DeepSeek,以及美股變為港股而已。近期任何公司只要與DeepSeek扯上關係,隨即便成為追捧對象,就連內地三大電訊營運商也不例外。
內地及香港股市過去兩年因缺乏相關主題(AI),故在全球升市中「斯人獨憔悴」;今次難得出現此等題材,出現可觀升幅亦不太感意外,而中概科技股估值亦因DeepSeek得到重估亦合理。另外,港股在今次升市中表現遠好於A股(年初至今上綜指-0.15%,深成指+3.22%,反觀恒指及科指則累升達12.7%及23.7%),皆因炒作集中於大型科技股等權重股,例如「ATM」又或中芯(0981),這些亦是北水大舉「掃貨」之主要對象;A股則因缺乏此等巨無霸科企,導致指數表現有點停滯不前。
升市莫估頂 若逆轉要減倉
恒指昨日突破22,500點關口,本周成功企穩於筆者視為好淡分水嶺之250月線(21,750點)。不過後市關鍵仍在於本月是否最終能企穩於此水平,若能企穩則可視之為港股正式轉勢。至於港股未來能走多遠,所謂升市莫估頂,只要「Story(故事)」/主題仍在,相關炒作仍有望持續;惟一旦形勢出現逆轉(例如北水大手沽貨),則要理性行事(減倉)。
由於筆者組合內並沒有持有本地科技股,所以在今次升市中未有太受惠,不過個別持股亦如預期般發盈喜,例如IGG(0799)。其股價本輪最高曾升至4.7元,與早前訂下之5元目標價相距不遠;不過筆者暫無意上調目標價,亦打算按策略減持,原因在於對今次盈喜表現略感失望。雖然與2023年年度同期相比盈利急增700%至5.8億元,不過下半年盈利與上半年相比仍有較大倒退(上半年盈利:3.3億元,下半年:2.5億元),原因除了是投資項目公允值變動拖累外,亦可能與研發開支下半年降幅較上半年少有關(上半年減幅21% vs下半年減幅10%)。
IGG估值吸引 惟缺乏重估誘因
事實上其股價自公布盈喜後不升反跌之餘,調整幅度亦不算少(由最高位計回調超過一成),某程度上亦反映投資者對盈喜表現並不收貨。當然,近年主打之遊戲包括《Doomsday》及《Viking Rise》等收入維持增長屬利好,以及預測市盈率不足10倍等依然有其吸引力,只是估值暫亦缺乏進一步上調之理由矣!
(筆者持有IGG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