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適合國際市場類型 不靠「爆谷電影」積累口碑

  香港文匯報訊 動畫電影《哪吒2》在內地斬獲百億票房,吸引全球關注。縱觀全球電影市場,亞洲多國近年湧現眾多優秀電影,其種類繁多、題材新穎,滿足商業化需求的同時,也帶有濃厚本地文化色彩,在多地取得良好成績。電影從業者指出,中國和亞洲多地的電影,需要探尋適合國際市場類型,不斷積累口碑,鼓勵更多優質作品走向世界。

  優質劇情成關鍵

  亞洲電影近年成績不俗,香港大賣影片《破·地獄》成功入圍東京電影節「World Focus」單元,另一套港產片《九龍城寨之圍城》也在歐美市場引起反響。今年春節期間,內地電影《唐探1900》於多地上映,美國加州洛杉磯許多非中文母語觀眾都前往觀賞。該影片在新加坡上映後,連續多日位居當地票房榜首。

  新加坡《海峽時報》分析指出,亞洲的賣座電影以往經常局限在特定種類之內,例如韓國的災難劇情片、泰國的恐怖片、日本的動畫影片等。不過近年來,類似泰國劇情片《全職乖孫》的走紅,顯著提升觀眾對非傳統種類亞洲電影的興趣。知名演藝經理人公司NME前獨立經理人奈爾森·莫(譯音)稱,「觀眾們會發現,它們不僅是爆谷電影(指好看但缺養分,看完就忘沒什麼回味的電影),還反映當地社會現狀,展現亞洲文化風貌。」

  積累口碑是亞洲電影面對的主要挑戰。新加坡負責引進亞洲電影發行權的公司Clover Films總經理林德表示,「荷里活大片上映時,本地觀眾往往當周便會前往戲院,但在觀看亞洲電影前,他們會先確認電影口碑。」泰國電影製片人阿里也稱,由於文化差異,海外觀眾可能難以理解部分亞洲影片的表現形式,以致難以引起共鳴。

  日本Free Stone電影製作公司總裁高松美由紀認為,亞洲電影從本地市場走向全球,優質劇情將是關鍵,「過去推廣電影往往依賴知名影星,如今導演別出心裁、電影劇情生動,對於推廣電影更有助力。我認為亞洲電影業界人士,需要關注國際合作製片項目,發掘更多適合國際市場的作品。」

  新加坡Encore製片公司總經理喬伊斯·李(譯音)認為,當下荷里活電影發展趨緩,亞洲電影或可奮起直追,「我們看到荷里活推出愈來愈多翻拍影片、經典作品續集,或是超級英雄電影,觀眾對這些相似的作品會感到審美疲勞。每個危機都隱藏契機,這或是亞洲電影爭取市場的機會。」獨立電影公司Cineaste創辦人薩莫爾·施(譯音)專注為新加坡市場引進中國大熱電影,她認為,中國近年不少電影取得巨大成功,有助提升中國電影的聲譽,相信「中國製造」在電影業界日後會獲得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