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籲吸納更多亞洲編劇 打破亞裔刻板形象

  香港文匯報訊 近年部分荷里活影片中出現愈來愈多亞裔演員。彭博通訊社亞洲事務評論家瓦斯瓦尼認為,荷里活影視製作公司還應吸納更多亞洲從業員,在幕後參與劇本編撰等工作,從而打破荷里活大片描述亞裔人士的刻板印象,贏得更多本地亞裔群體和亞洲地區觀眾喜愛。

  男角多性格軟弱「書蟲」

  瓦斯瓦尼指出,全球電影產業後疫情時代復甦緩慢,預計到2026年,電影產業銷售額才能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深耕亞洲市場是荷里活影片爭取票房的關鍵,但許多傳統影片中的亞裔角色形象刻板,女性角色常被描述為急功近利、教育方式嚴苛的「虎媽」,男性角色則被描繪為性格軟弱、不受歡迎的「書蟲」,這些形象令亞裔觀眾不滿,更會令影片故事失去真實性。

  麥肯錫公司2023年訪問約1,000名亞裔美國人發現,近半數受訪者表示,如果一部影片能夠很好體現他們的社群形象和文化傳統,他們更願意入場觀看這部影片,或購買相關周邊商品。照此估算到2060年,亞裔群體可以為美國電影業貢獻價值約40億至80億美元(約311億至622億港元)消費額。

  瓦斯瓦尼去年曾訪問華裔奧斯卡影后楊紫瓊,楊紫瓊表示,她希望荷里活給予亞洲演員和從業者更公平的環境,「我所要求的是讓我們公平競爭的機會。」

  瓦斯瓦尼指出,荷里活的影視公司和製片商可以採取措施,提升亞洲人和亞裔群體在影片決策層的話語權,包括發掘新晉導演和有潛力的劇本,提供更多宣傳資金,製作更加貼地、契合亞裔文化的影片,從而贏回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