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樽紙包生產責任制料2027年落實

製造商與進口商均須參與 業界憂中型生產商難符豁免條件
環保減廢是世界趨勢,亦是香港特區政府施政的重要方針。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計劃於今年上半年修例,訂立可適用於不同產品的生產者責任計劃法律框架,並在今年內以附屬法例形式,將計劃擴展至膠樽以及紙包飲品盒,屆時飲料製造商與進口商都須參與,並需登記產品和加上指定標誌作識別。政府亦將訂立回收率並分階段遞增,首年膠樽回收率定於30%、紙包飲品盒為10%,預料相關計劃2027年正式落實,最快2028年就回收率執法。有業界人士擔心中型生產商回收能力不及大型生產商,且未必符合豁免條件,回收率或難以達標。●香港文匯報記者 洪澤楷
據了解,飲品製造商和進口商日後要登記產品並加上指定標誌作識別,分發飲品的參展商和小型供應商符合指定條件,可獲得一定豁免。政府陸續接觸飲品生產商聆聽意見,將訂立回收率並分階段遞增,首年膠樽回收率定於30%,而紙包飲品盒則為10%。
市民回收飲品盒可獲1毫子回贈
政府建議市民回收每個膠樽或紙包飲品盒,可獲至少1角的回贈,按市場主導原則,生產商可因應回收情況調節回贈金額,增加市民回收的誘因。
政府又建議佔地超過400平方米、售賣樽裝飲品零售店須設退還點。有消息指出,由不同生產商設立的退還點,均會接收各牌子生產的膠樽或紙包飲品盒,生產商無須理會牌子,只須「湊夠數」,因此最終可能出現不同退還點以回贈互相競爭。
料最快2028年就回收率執法
由於回收配套等準備仍需要時間,政府預計該計劃到2027年才正式落實,而政府每年會與生產商核數,即最快2028年才會就回收率執法。
香港食品及飲品行業總會主席黃家和表示,中型生產商的回收能力不及大型生產商,且未必符合豁免條件,回收率可能難以達標。今次回收箱的設置,或會遭遇垃圾徵費時相似的困難,「要放多少部機、放在哪個位置,相等於政府在垃圾收費時遇到的困難。若某些回收點位置欠方便,較難吸引市民前往回收。」
立法會環保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認為,建議中所訂立的回贈不少於1角標準屬合理水平,期望政府在立法同時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市民配合,「部分地區已有入樽機,但相對不算密集,一定要做到回收點更加方便,生產商亦會盡責任,設立方便的回收渠道,但屆時仍然要市民願意配合。」由於羊毛出自羊身上,假若生產者額外成本太高,有可能轉嫁給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