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兩制」之利 打造香港新「桃花源」

  陳月明 立法會議員 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南下調研,前往橫琴、前海、河套等大灣區重點合作平台考察,並與特區政府多位主要官員座談,聽取經濟金融工作部署,以及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發展情況,在香港社會引起強烈反響。筆者認為,北都區是香港發展的新引擎,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重要平台,飽含着市民對未來的希望,特區政府應破局革新,以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快速度,更好地規劃北都區建設,成為香港的新「桃花源」。

  習近平主席去年底視察橫琴合作區,提出「三個要看」,對香港北都區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區政府應遵循這「三個要看」,為北都區發展建設作出更全面的規劃。

  北都區位處新界,發展建設要有利當區居民生活、就業和發展。新界是新界居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家園,特區政府制定北都區發展規劃,讓這片珍貴的土地,釋放出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新界居民皆歡欣鼓舞,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在規劃和推進北都區發展建設時,也應充分考慮新界的歷史傳統、文化習俗,以及居民的生活習慣,科學地引入「城鄉共融」的發展理念,借鑑橫琴經驗,把北都區建設成香港的新「桃花源」,讓新界區的鄉村文化習俗得到保存傳承,讓新界居民能在這片土地上更好地安居樂業,建立更好的生活。

  北都區的發展建設要有利於發揮「兩制」之利、推進兩地融合發展。新界接鄰深圳,有條件因地制宜創建出有利兩地融合發展的新制度、新機制。比如現在低空經濟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領域,北都區有條件成為本港低空經濟的先行區,有條件率先制定適用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低空經濟規則、制度,建設跨境低空航線、出入境及清關機制,以及相關的基礎配套設施。

  北都區還可以成為粵港兩地車輛自由出入的先行先試區、跨境自動駕駛的無人車先行先試區,以及跨境金融、跨境醫療、跨境就學就業的先行先試區等,成為兩地融合發展,機制對接、制度創新的試驗場。

  北都區也是粵港合作的重要平台,特區政府除了鼓勵香港本地企業、人才積極參與發展建設,也應以開放心態,創新思維,吸引更多大灣區的優質企業和人才,投入北都區發展建設,讓北都區成為可以充分發揮「兩制」優勢,有利於聚合大灣區優質人才、優質企業的大灣區中心都會區,成為大灣區的投資、創業熱土。

  北都區還是推進大灣區創科產業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平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今世界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速發展期,特區政府既已以「南金融、北創科」制定北都區發展規劃,除了在基建和硬件設施上,創造有利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的環境,同時更需要在引進人才、技術、企業,建立有利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的新制度、新機制。

  夏寶龍主任調研,聚焦於橫琴、前海、河套,以及北都區這幾個粵港澳合作的重要平台,體現中央對這幾個平台發展寄予殷切期待。北都區也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希望,市民大眾也對北都區發展寄予厚望。特區政府在規劃北都區發展時,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大膽突破陳規,清除阻礙發展的障礙,立足更高定位,以更高的標準,更快的速度,推進北都區發展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