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中英關係回暖帶來諸多機遇

  當地時間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倫敦同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舉行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這是中英戰略對話時隔七年首次舉行。此次對話取得積極成果,雙方就下一步雙邊交往合作的「路線圖」達成六項共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項共識中有4項都強調了高層互動和舉行相關領域對話。學者分析指出,相關機制逐步走向完善將為中英合作提供重要保障。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此次中英戰略對話的恢復是一個好的跡象,表明中英關係在一定程度上逐步解凍回暖,或將帶來諸多機遇和改變。

  王義桅指出,英國近年來因脫歐問題陷入內部不穩定狀態,對華政策也缺乏一致性。隨着工黨政府的上台,英國開始思考對華關係的調整,並願意改善與中國的關係。「英國脫歐後離開歐洲單一市場,加之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加劇,促使其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中方抓住戰略窗口相向而行,這是戰略對話得以恢復的關鍵動因。」

  「中英戰略對話恢復是一個好的跡象」

  「此次中英戰略對話的恢復是一個好的跡象」,王義桅指出,這表明中英關係在一定程度上逐步解凍回暖。然而,他也指出,中英關係的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干擾因素。因此,雙方在加強合作的同時,也需要妥善處理分歧,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

  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中英兩國共同利益廣泛,加強合作是近來雙方高層互動的關鍵詞。上月,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達成69項互利共贏成果。今次,第十次中英戰略對話就下一步雙邊交往合作的路線圖達成了6項共識。

  在外界看來,相比於中英經濟財金對話聚焦兩國經貿合作,中英戰略對話將合作規劃擴展至雙邊合作全局,具有領域廣泛、亮點突出等特點。 王義桅認為,這不僅涵蓋了能源、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還體現了雙方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的共同意願。「高層引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高層交往或者是高層推動雙邊合作,中英關係才會慢慢『回暖』」。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冬漢指出,高層互動與各項對話的相繼展開延續了近來中英互動實的特點,相關機制逐步走向完善將為中英合作提供重要保障。 ●綜合記者李暢及中新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