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長者憂出事難即時獲救 挺速建名冊支援

屯門蝴蝶邨老翁倒斃事件,令人關注隱蔽長者和照顧者支援問題。現年70多歲的張太本身患有心臟病及精神病,由同樣70多歲的丈夫照顧,兩人最害怕就是一旦出現突發事故,無法即時獲得救助,認為特區政府對照顧者的支援仍然不足,贊成立法會議員提出盡早建立高風險長者住戶名冊,以支援高危長者。
張太因病患,平日走多兩步路便氣喘,需要旁人細心照顧。她現在與丈夫居住在天水圍,由於並非與子女居住,照顧張太的重任便落在丈夫身上。
不願上鏡的張先生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他現時身體尚算康健,有能力照顧妻子,但坦言自己亦年事已高,照顧妻子時也漸感到較為吃力。
他表示,兩人平日沒有與社福機構打交道,與鄰居之間亦沒有很深的交情,最多就是見面打聲照呼,最害怕兩人有突發事故時,即使有餘力立即通知子女,他們亦需要時間趕到現場,故出事時可能唯有與居所保安求助。
他認為政府的支援不足,指照顧者的支援熱線雖然可以打通,但提出需要相關服務時,通常只獲建議尋求其他社區支援服務,並沒有太大實質幫助。對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盡快建立高風險長者或住戶名冊,他表示支持,但認為建立名冊後需要有實質行動,例如支援的機構需要不時進行家訪或致電聯繫高危長者,以了解他們的相關情況,才能及時提供支援服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