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樞紐/港航看好灣區市場 推動多式聯運

  圖: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毋須辦理香港入出境手續,便能直達機場。
  圖: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毋須辦理香港入出境手續,便能直達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去年底啟用,加上上月最新推出的機場城市發展藍圖新品牌「SKYTOPIA」,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航空中心地位。香港航空主席閻波接受《大公報》採訪時強調,將充分利用香港完整的配套設施,繼續深耕本地市場,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抓住三跑帶來的機遇,為旅客提供更便利的出行體驗。他指出,會善用「機場城市」建設及周邊航空網絡,深化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業加速發展,去年大灣區機場群旅客吞吐量突破2億人次,按年錄得大幅增長。香港航空十分看好大灣區市場發展,閻波指出,大灣區擁有8600萬人口,吸納大灣區市場可大幅增加香港經濟體量,過去多年來,公司持續增加對當地的投資,包括設立大灣區辦公室,與香港總部辦公室合併,創立雙總部功能,以更大化地開發大灣區市場。他希望,各地機場未來可在資源利用上需作更深入探討及整合,以最大化市場效益。

  協同互補 加深功能定位

  閻波表示,香港國際機場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之獨特優勢,與其他區內針對國內市場的機場可作資源互補及協同效應,以加深粵港澳功能定位,避免直面競爭。

  事實上,香港航空透過「多式聯運」增強香港國際機場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聯繫。香港航空夥珠江客運推出的「優悠通」代碼共享計劃,將香港國際機場與大灣區七個主要客運碼頭及一個跨境口岸共用相連,閻波談及,多式聯運客運服務能與珠海機場的航空網絡發揮互補作用,讓內地及國際旅客利用港珠澳大橋,以「空─陸─空」模式,無縫地經珠海往返香港。

  七個主要客運碼頭包括深圳蛇口郵輪母港、深圳機場福永碼頭、廣州蓮花山港、廣州南沙港、廣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中山港及東莞虎門港澳客運碼頭,以及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讓乘客透過預訂船票及機票,輕鬆穿梭大灣區及香港航空多個航點。

  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的建成,顯著提升了機場的吞吐量、優化了航班起降流程,並提高營運效率及旅客體驗,為香港航空的國際發展提供了優良的外部條件。閻波表示,香港航空將持續探索更多具潛力的航線,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國際市場的聯繫。

  重返長途航線市場

  隨着香港航空業在疫後全面恢復,香港航空今年也重返長途航線市場,包括上月恢復的黃金海岸和溫哥華航線。閻波稱,目前黃金海岸和溫哥華航線的整體訂票情況持續穩定上升,客座率也超過80%,顯示出不同地區的乘客對公司服務和產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