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線上/城大校長:教育開支是投資未來的關鍵

【大公報訊】記者華夢晴報道: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梅彥昌率領大學管理層,於昨日(13日)分享城大最新發展動向。梅彥昌強調,投資高等教育就是投資香港及香港年輕人的未來,不應將教育開支視為消費支出,而應視為投資未來的關鍵。
梅彥昌指過去一年,城大先後成立城大創新學院、數碼醫學研究院、計算學院、香港人工智能與科學研究院,以及生物醫學院。近日,校方與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攜手,創設「材料科學創新研究院」。
在傳媒春茗上,梅表示作為創新研究樞紐,「材料科學創新研究院」將充分發揮兩所學府的獨特優勢,促進跨學科協作,加強業界、學術界及投資者之間的聯繫,獲得全球各地的產業夥伴鼎力支持。
財赤下校方「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面對政府有意縮減大學撥款,梅彥昌回應指全世界每間大學都有減,部分大學在英國、澳洲減得非常厲害,相信特區政府不會削減太厲害,在財赤下校方會「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梅彥昌強調,投資高等教育就是投資香港及香港年輕人的未來。他表示,不應將教育開支視為消費支出,而應視為投資未來的關鍵。他指出,大學撥款是長期投資,若不投資在大學上,長期而言香港會有巨大的損失。
「我們不是消費品,你投資一元,十多年之後我們是複數成長至數十元。」他指出學生畢業後,會有好的薪水,會繳交薪俸稅,可以創造工作機會,所以長遠而言大學對香港相當重要。
梅彥昌期望撥款減幅在3%至5%內,學校將會重整資源,開源節流,「盡量有得減就減,但人手不能減少,因為人才走了很難找回來」。
被問到中美經貿情況會否影響更長遠的教育預算,梅彥昌說,中美問題當然有影響,未來情況很難說,但肯定目前難以與美國大學合作,目前已轉向和歐洲大學合作,包括英國、比利時、瑞士等,他認為不會有太多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