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跡3】「專業」作幌子 助攻「初選」又拱火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藍松山)鍾庭耀主理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前身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1991年6月成立。由於其香港大學的背景,因此在網頁上一直聲稱是「具備學術背景的民意研究機構」、「在國際間備受認可」云云,然而事實證明,他們一直都是打着學術的幌子,真實目的是反政府,亂香港。
鍾劍華帶頭誹謗梁振英
鍾劍華於2018年8月在Facebook發布涉及前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文章,並被網媒《立場新聞》轉載。梁振英其後入稟高等法院控告鍾和《立場》誹謗。鍾劍華於2023年發表公開聲明,承認基本事實有誤及撤回文章,並向梁振英支付10萬元和解金。鍾劍華再公告「澄清啟事」,承認有關涉事文章涉及誹謗。
「35+顛覆政權案」中的47名被告涉嫌組織及參與「非法初選」的合謀操盤「初選」圖謀,意圖在奪得立法會過半議席後,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及任何政府提出的撥款申請,以癱瘓特區政府作籌碼,迫令政府回應反對派的政治訴求。與「非法初選」組織者及操盤者戴耀庭等人有密切關係的「香港民研」,於2020年6月25日至7月4日在將軍澳壹傳媒大樓分別舉行了多個「初選」論壇,更負責設計「初選」的投票系統,並提供黃竹坑總部辦公室作為點票及傳媒聯絡基地。
放大挺美「制裁」與擾抗疫聲音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不久,「香港民研」便公布所謂「民調結果」,稱近60%受訪者支持美國「制裁」實行香港國安法的香港云云。在2022年初香港第五波疫情肆虐、全社會齊心抗疫之際,「香港民研」卻刻意在此際發放所謂「特首民望數字社會及自由指標以及限聚指數」調查報告,宣稱近六成市民「認為限聚令太緊」,又唱衰行政長官支持率。「香港民研」諸如此類以打着學術的幌子,散播負面言論的事件實在多不勝數,其反政府的真實目的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