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繫香江】夜遊香江

●夜遊香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香港燦爛的歷史文化。 資料圖片
●夜遊香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香港燦爛的歷史文化。 資料圖片

  趙克紅

  記得第一次去香港,是10年前的一個夏天,一連幾天,我馬不停蹄地參觀遊覽了多處名勝古蹟。站在太平山頂,極目遠眺,香港全景盡收眼底,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繁華喧囂中透出蓬勃的生機;漫步星光大道,維多利亞港璀璨的夜景和兩岸的高樓交相輝映,讓人眼花繚亂;在尖沙咀,參觀了香港文化中心、藝術館等,每一幅畫作、每一件展品都似乎在訴說着這座城市遙遠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香港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夜遊香江。

  那是去香港的第二天夜晚,我陶醉於這片被燈火擁抱,如夢如幻、撲朔迷離的水城之中,於是約上幾位朋友,坐上遊船,開始夜遊香江。

  維多利亞港的燈光與遠處高樓的霓虹交相輝映,如點點繁星落入凡間,為香江增添了幾分夢幻色彩。遊船的甲板上燈光璀璨,遊客們興奮地聚集在欄杆旁,紛紛拍照留念。隨着一陣悠長的汽笛聲響起,遊船緩緩駛離碼頭,江面泛起層層漣漪,夜色中的香江如同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卷,漸漸展現在眼前。

  我倚欄而立,夜風輕撫着我的臉龐,帶來絲絲涼爽與愜意。江面宛如一塊巨大的黑綢,被無數璀璨的燈火點綴得熠熠生輝。那些燈火,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閃爍着誘人的光芒,引領我步入一個光與影交織的夢幻之境。每一盞燈,都像一個個小小的精靈,在夜空中跳躍、嬉戲,將這裏裝扮成迷人的仙境。

  當輪船駛入維多利亞港的主航道,只見兩岸的高樓大廈、公路、水面全被閃爍的霓虹燈所籠罩,將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那些光影,如同流動的音符,在夜色中奏響了一曲動人的樂章,我漸漸沉醉其中,忘卻了塵世的煩惱,彷彿與香江融為一體,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那些燈火、那些水波、那些山影,都彷彿在訴說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我心生共鳴。

  遊船在水面上繼續前行,從中環古老鐘樓傳來的悠揚鐘聲,在夜空中迴蕩,它見證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的腳步。鐘聲與周圍的現代音樂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旋律,彷彿在訴說着香港人的堅韌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坐在遊船上放眼望去,街道上的霓虹燈以各種姿態在夜空中閃爍,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在夜空中交織成一幅幅絢麗的歷史畫卷,香港的大樓,有的古樸典雅,透露出歲月的痕跡;有的則是近幾十年拔地而起的建築,高聳入雲,代表着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崛起。解說員指着一處高大的建築,聲音裏充滿自豪:「那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其獨特的銅獅雕塑在燈光下更顯威嚴。」這座建築不僅代表着香港金融業的繁榮,更承載着一段關於英國管治時期的香港歷史。銅獅雕塑,作為英國傳統與香港本地文化的融合象徵,像是在默默訴說着那段歷史的滄桑與變遷。它們見證了香港的興衰沉浮,也守護着香港的安寧與繁榮。

  當遊船緩緩駛近一座大橋,解說員高亢的聲音再次響起:「這座橋叫青馬大橋,夜晚的青馬大橋燈火輝煌,橫跨海面,宛如巨龍騰空,氣勢恢宏,成為香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順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青馬大橋在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條橫跨江面的銀色巨龍,氣勢磅礡,令人嘆為觀止。

  當輪船靠近九龍半島時,那些古老的廟宇和祠堂,雖然歷經滄桑,卻依然屹立不倒,它們是香港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廟宇香煙繚繞,祠堂莊嚴肅穆,讓香港在現代化浪潮中仍然保持着一份獨特的韻味和魅力。

  文武廟連接着香港的歷史與現代,讓人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心靈的淨土。它們見證了香港從貧窮落後走向繁榮富強的歷程,也承載着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解說員的講解,讓我彷彿聽見歷史的回響,看到無數先賢的身影,這歷史的傳承,讓我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與期待。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霞」。香江的夜景,如同一幅流動的畫卷,將香港的繁榮與寧靜、歷史與現代,完美融合在一起。當輪船緩緩駛回碼頭時,我回望這片燈火闌珊的水域,心中充滿感慨和不捨:香港的多元文化,像是一首動人的交響樂,奏響着不同文化的和諧共鳴;她的人文情感,如同一杯醇厚的紅酒,讓我在品味中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與美好。

  夜遊香江,讓我領略了香港的夜景之美,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這座城市燦爛的歷史文化,在光影交織的水域中,香港跳動的脈搏不僅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作者係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鐵路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