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1月通脹意外加速 特朗普歸咎拜登

●特朗普將美國通脹攀升歸咎拜登。 法新社
●特朗普將美國通脹攀升歸咎拜登。 法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勞工部周三(2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上月消費者通脹意外加速,顯示在特朗普全面實施關稅措施之前,美國通脹已經升溫。特朗普隨即將通脹攀升歸咎前總統拜登。

  勞工部在聲明中表示,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0%,高於去年12月的2.9%增幅,亦是連續第4個月攀升,增幅明顯高於市場分析師預計的中位數2.8%。撇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按年增幅也輕微上升至3.3%。按月來看,一月份CPI上升0.5%,核心CPI則增加0.4%。

  特朗普將重新奪回購買力作為其競選活動核心,數據公布後,他立即將新一輪的通脹歸咎拜登,在名下社媒Truth Social發文稱「拜登(讓)通膨攀升!」

  MarketWatch網站報道,部分經濟專家警告,美國出現「輕量版滯脹」(stagflation lite)的風險正在增加。「輕量版滯脹」是指國內生產總值(GDP)低增長或零增長,同時通脹率在3%以上。凱投宏觀北美經濟學家亞什沃斯說,「輕量版滯脹很適合用來形容可能發生的情況。」凱投宏觀預測美國今年GDP增長率不到2%,通脹率介乎3%至3.5%。

  然而令經濟學家和企業感到焦慮的是,特朗普帶來的不確定性,包括反覆的關稅威脅讓企業更難進行投資,因企業在釐清進口供應成本前,無法敲定投資計劃。此外,若特朗普長期對廣泛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勢必會推高通脹,其緊縮移民政策則會導致美國勞動力萎縮,無論企業是缺工或引進自動化設備解決,都會推升通脹,並在GDP和消費方面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