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內地AI突圍 港股加倉有理

●國產AI技術爆紅,內地及香港股市氣氛明顯轉旺。恒指昨收報21,814點,比一個月前急升逾2,000點。 中通社
●國產AI技術爆紅,內地及香港股市氣氛明顯轉旺。恒指昨收報21,814點,比一個月前急升逾2,000點。 中通社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金融市場這段日子,真正大趨勢有二。一是金價,不論大家期望減息是否落實,抑或特朗普政府有否新招,無論逐利或避險角色,都有利金價向上,如今繼續往上推進,屢創新高未已。二是港股與內地A股,在DeepSeek的技術突破公布後,明顯帶旺股市氣氛。相比之下,美股有點失色,趨勢剛開始。相信美國總統特朗普亦無法預料有此一着。

  關於特朗普是否事先不知道DeepSeek有多厲害,主要來自其一上場,馬上安排幾大美國科技巨企,以巨資5,000億美元參與AI大計,取名亦有心思,Stargate一字,令人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其偶像列根總統的年代。

  加速開發競賽未完

  這邊廂巨資,彷彿只有不斷增加投入資本開支,才能產出相當的AI進展,但那邊廂,內地不見經傳的公司,卻可以大幅低於美方的成本而產生相當質素的產品。

  有人可能質疑,其實DeepSeek的成本是否真的低至此,但連日來不少人從技術方面去驗證,認為其巧妙地避開算力不足的局限,集中在最後最有價值的部分,使其不用真的硬碰,的確有可能以小勝大。

  這場AI較量仍未完結,可以預期,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仍然有大量工種或工序,可望由AI替代,結果自然是全球都加速進佔相關領域。

  以此觀之,儘管短期美股因高估值而受挫,但不等於一下子消沉,但另方面,內地以至香港股市有新曙光卻是事實,這一點在短中長期都有重大意義。

  全球美股比重偏高

  的確,打從DeepSeek面世以來,打破了原本對於只有美國科企領先的優勢,全球投資者終於等到一個機會,對於內地以至香港的股市,向上提升估值,指日可待。

  不難發現,當所有人都只在重複着這幾年的美股投資,同一硬幣的背面,亦暗示着有興趣買美股的人,或多或少已經滿倉都是美股,相反,在其他市場上的比重,肯定偏低。

  基於美股尤其當中科技巨企的佔比,佔去全球市值的大半甚至更多,相比之下,任何其他股市,歐洲也好,日本也好,印度也好,當然也跟內地與香港股市一樣,機構投資者的持倉亦是偏低水平。

  追落後 有勢頭

  就以上述一大堆相對美股而言偏低者,又可以再細分,當中有不少近幾年已經連番有上漲的,例如日本和印度,近期亦與美股一樣,開始有一定的獲利回吐的誘因,相比之下,真正追落後的故事,肯定是內地與香港股市。

  以此觀之,從環球宏觀多元資產管理的布局看,內地與香港股市比重的逐漸提升,將於今年慢慢出現,主要視乎投資者能否慢慢營造賺錢效應,互相影響。(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