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研」走上末路咎由自取

  高志明 時事評論員

  「香港民意研究所」(以下簡稱「香港民研」)在社交平台發文,宣布即日起無限期擱置所有自費研究活動,並將轉型甚至結業。作為一個長期操控民調、支持反中亂港勢力的機構,「香港民研」的結業不令人意外,而是其長期以政治凌駕專業,披着專業外衣幹着反中亂港勾當的必然下場。「香港民研」在違法「佔中」、修例風波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多次被揭發收取黑金、炮製虛假民意、欺騙公眾,甚至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仍然頂風作案,組織「35+」串謀顛覆案,公然漠視法治,危害國家安全,「香港民研」走上末路咎由自取。但「香港民研」收檔,不能撇清其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有關部門必須依法徹查追究,勿讓其逃避罪責。

  「香港民研」的前身是「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成立於1991年6月。自成立以來,該機構便以操控民調、支持反中亂港勢力而臭名昭著。由於所謂民調長期受鍾庭耀操控,民調被形容為「鍾氏民調」,其以往常做的民調就是給特首打分以及搞所謂港人身份認同調查,藉以抹黑特首、詆毀特區政府,擾亂市民的身份認同,挑撥兩地關係。這些行為不僅嚴重違背了民調的學術倫理,更對香港社會的穩定發展造成嚴重破壞。

  打着學術幌子 政治凌駕專業

  「香港民研」在進行民調時,經常預設政治立場,借假民調之名搞政治把戲。其民調結果往往被用來支持反中亂港勢力的政治主張,而非客觀反映民意。這種將政治凌駕於專業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民調的公信力和科學性,更對市民造成極大的誤導。

  在2014年的非法「佔中」和2019年的修例風波期間,「香港民研」不僅為這些違法活動提供所謂的「民意支持」,還通過操控民調結果來煽動市民情緒,加劇社會矛盾。例如,在非法「佔中」期間,「香港民研」曾與「佔中」主事者合謀舉辦所謂爭取「真普選」的遊行,並發起所謂「民間全民投票」,企圖將非法「佔中」合理化,以所謂民意凌駕法治。在修例風波中,「香港民研」通過操控民調結果,煽動仇警情緒,為黑暴勢力「繼續示威抗議」搖旗吶喊,進一步激化社會矛盾。

  國安法通過後仍頂風作案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民研」不收手,反而頂風作案。2020年,攬炒派發起違法「初選」活動,企圖搶奪香港管治權、顛覆特區政府,也就是後來的「35+」串謀顛覆案,由「香港民研」一手包辦,負責設計投票系統,並提供黃竹坑總部辦公室作為點票及傳媒聯絡基地,「香港民研」不折不扣是此案最重要的組織者和策劃者之一。

  此外,「香港民研」還在完善選制後的立法會選舉前,展開多項針對新選制的所謂調查,並通過偏頗數據操弄民意結果,企圖削弱新選制的認受性。這些行為明顯違反香港國安法的規定。2022年4月,「香港民研」的副總裁鍾劍華明知干犯法律,已離港竄逃英國,正被警方國安處通緝。而「初選」的大部分搞手已在「35+」串謀顛覆案中獲刑,得到法律應有的制裁。「香港民研」、鍾庭耀和鍾劍華與此案有千絲萬縷關係,較早前,警方國安處根據法庭手令,帶走鍾庭耀助查。

  可如今,「香港民研」卻發聲明稱,「香港民研一直奉公守法,惟鑑於現時環境,研究所雖然希望繼續推動科學民研的發展,但覺舉步維艱,唯有停步」,這種自說自話、欲蓋彌彰的解釋,實在此地無銀三百両。

  追究到底徹查真相

  實際上,「香港民研」過去曾多次被揭發出收了不少「黑金」,包括收受非法「佔中」發起人戴耀廷80萬港元,做有關非法「佔中」的「民意調查」,以及收受「禍港四人幫」之一的陳方安生100萬港元撰寫所謂「反送中事件—民間民情報告」,用作散播「抗爭」意識及反政府情緒。可見「香港民研」實際只是一個收取酬金為外國反華勢力辦事的捏造民意工具。儘管「香港民研」已經宣布結業,但其做過的事不能當沒有做過。執法部門必須追究到底,對「香港民研」及其相關人員的違法行為查個清清楚楚,追查清楚「黑金」的來龍去脈,讓公眾了解真相,彰顯法律公義,不容有人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