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溪林】當雪遇上了蘇軾

●蘇軾一生豁達也難以走出懷念的情殤。資料圖片
●蘇軾一生豁達也難以走出懷念的情殤。資料圖片

  仇士鵬

  大雪落下的日子裏,喜歡徜徉於蘇軾的筆下,聞一聞跨越千年後依舊沁人心脾的冷香。

  《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天欲雪,雲滿湖,樓台明滅山有無。水清出石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快下雪了,雲朵迫不及待地堆在空中,投下的影子塞滿了湖面,彷彿風一吹就能吹起幾多蘆花。樓台藏在山林裏,山林藏在歲月裏,歲月藏在人的影子裏。漫步孤山,心空曠地能容納下北風呼嘯一個來回,所有的煩心事都像枯葉般在腳下踩碎。目光清澈得像路邊的水一樣,托着魚兒空游。嘿——大叫一聲,嚇得樹枝一陣哆嗦,逗得鳥兒哈哈大笑,在看不見的地方傳來婉轉的應和聲。

  有些歡喜,只在林深處生長。

  若是雪已經落下、積好,就能出門賞雪了。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中寫道:「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更須攜被留僧榻,待聽催簷瀉竹聲。」當白雪在路面上鋪成新的路,它就成了一幅畫,成了冬天費盡一個晚上的心思為世界準備的驚喜。它從遠山一路延伸而來,囊括了屋頂、草垛、樹林和田野。不管地面如何高低起伏,它都一視同仁地蓋上平整的被子。這樣的天成之作自然不捨得讓牛羊去踐踏。有了傷疤它就不再完整、不再嶄新,不能讓詩人的靈感一瀉千里——到了斷裂處,情思就會摔得鼻青臉腫。

  彼時,蘇軾被貶黃州,正逢人生的低谷。可寒風再凜冽,也凍不僵一顆乘興而遊的心。「階前屐齒我先行」,是不是有些「這雪我先看為敬」的興奮和得意?

  總會天晴的!這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也是無常的命運也必須恪守的準則。瞧,鴉雀們吱吱喳喳地蹦跳着。牠們不在乎冬天何時到來,何時離開,只知道心情愉悅就要嬉戲。這份活在當下的態度,是多少鬱鬱寡歡的人一生難求的幸福。不去想簡陋的蝸居是否能在風雪交加的日子裏堅守成溫馨的避風港,也不去想迷茫的仕途要往何處尋找前路,今夜,只想聽一聽大雪堆積在屋簷上的囈語以及從竹枝上傾瀉而下的洶湧。不消多久,靈魂就會融化成雪水,涓涓流淌,整夜不息。

  在雪中,土地治癒了自己的遍體鱗傷,人也會治癒自己的傷痕纍纍。苦中作樂,是蘇軾「江山難移」的本性。

  但若是雪下得太大,世間白茫茫的一片,就會過猶不及。即使是蘇軾,心中也會有些空落落的。

  「半夜銀山上積蘇,朝來九陌帶隨車。濤江煙渚一時無。」昨日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昨日的煙籠寒水月籠沙,都成了大雪下的遺蹟,成了不可追的往事。眼前,只剩下雪,淹沒一切眺望和回想。這對比是多麼鮮明,多麼讓人措手不及和束手無策。蘇軾有註道:「十二月二日,雨後微雪。太守徐君猷攜酒見過,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眼神剛剛聚焦,卻發現舊時景已不在,這頗有「今宵酒醒何處」的孤寂和哀愁。

  事實上,那段日子對蘇軾而言屬實不好過。「空腹有詩衣有結,濕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鬚。」肚中空空,滿腹墨水卻解不了飢。衣有結,雖不如宋代洪適筆下「妻子一船衣百結」那般潦倒,但此時正值寒冬,無縫不入的寒風最擅長發現並鑽入補丁,直刺肌骨。所以潮濕的柴火和以粒計數的米都尤為珍貴,一個讓他身外溫暖,一個讓他體內溫暖。

  若是友人還在,尚能吟詩作對,用精神勝利法睥睨現實的窮困。可友人已經離去。無人可訴,只有一行深深淺淺的腳印陪他走完煢煢孑立的歸途,並最終被大雪填平。老話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而若是無人撚鬚,縱使雪滿山河,也顯得苦悶無奈。

  此時的蘇軾還不知道,十五年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紅顏知己王朝雲,也將撒手而去。

  蘇軾被貶惠州後,數妾「四五年相繼辭去」,唯獨王朝雲主動留了下來,隨他南遷。彼時,惠州還是一片蠻荒之地,瘴氣和瘟疫讓人談之色變,她卻毅然決然地踏入其中。既執手,便偕老,無怨無悔。

  《西江月·梅花》中寫道:「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在蘇軾心中,她多像那驚艷了整個冬天的梅花!冰肌玉骨,不畏瘴霧;天然純潔,無需粉飾。即使歲月謝了嬌花,花葉四周仍有紅色——那是她骨子裏的顏色。

  可惜,天不遂人意。朝雲還是染上了瘟疫,幾番求醫問藥、誦經拜佛無果後,在悶熱的嶺南閉上了眼睛。

  曾經的朝朝暮暮同甘共苦,曾經的「知我者,唯有朝雲也」,都散入漫天大雪,一片蒼茫。他滿肚子的墨水,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從此以後,再沒有人能理解——蘇軾也再沒有納妾。

  王昌齡曾經在夢中把梅花喚作梨花雲,而蘇軾再怎麼做夢,也夢不見那一點可愛的紅,那一樹讓冬日不再孤單的梅花了。「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若是再遇梅花,心中的感傷只會紛紛成大雪,再寒冷、再滴水成冰的日子裏,都會慫恿出鼻尖的酸澀和眼角的滾燙。

  寫詩的人,往往會活成一首首詩,字淺情濃,餘韻悠長。蘇軾一生豁達,也難以走出懷念的情殤。而或許,這些才組成了一個豐富的蘇軾,一個立體的蘇軾,一個不只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樂天派的蘇軾。 (作者係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