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透視/中國企業出海力拓中東

  圖:南安市去年10月有25家企業參加阿聯酋迪拜舉行的對講機產品展銷會,並拿下逾億元人民幣意向訂單。
  圖:南安市去年10月有25家企業參加阿聯酋迪拜舉行的對講機產品展銷會,並拿下逾億元人民幣意向訂單。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34.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中國積極擴內需,消費市場深具潛力,加上製造業朝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吸引全球企業落戶中國,例如美國特斯拉在上海設廠、韓國LG新能源中國總部落戶南京、瑞典安百拓集團加大在中國的投資,以分享經濟成果。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持續積極出海,開拓商機,特別瞄準「一帶一路」市場。有「中國對講機之鄉」美譽的福建省泉州南安,加大力度進軍中東,去年首三季,當地生產的對講機出口中東市場規模大增近38%。

  對講機商遠拓:外銷佔比達七成

  【大公報訊】記者蔣煌基南安報道:去年中東的通訊類電子產品訂單大規模往中國轉移。「中東的採購商指中國的對講機結實耐用,安全性強,他們認準了『中國造』,這是對講機行業的機遇。」在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的遠拓電子董事長陳清添說:「以前內外銷比例是四比六,今年是三比七。」在中國最大的對講機生產基地泉州南安,當地的出口訂單明顯上升。受訪業者表示,注重技術創新、通信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的中國對講機備受海外用戶認可,去年首三季,南安生產的對講機出口中東市場規模按年增長37.9%。

  去年12月下旬,在南安的遠拓電子工廠內,工人積極生產。陳清添稱:「都在趕一個500萬元人民幣的訂單,這是我從業以來最大訂單。」南安是泉州一個縣級市,人口150萬,以石材和五金聞名的同時,也有着「中國對講機之鄉」的稱號。2023年,全球對講機市場規模約53.1億美元,中國佔約42%市場份額,南安就佔全國七成份額。以行業出貨量世界排名第二的A股公司海能達(002583)為例,去年上半年海外市場營業收入按年增長28.77%。

  南安25企赴迪拜 收億元訂單

  南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0月,南安的25家企業赴阿聯酋迪拜參展,拿下逾億元意向採購訂單。而中東一直以來是南安對講機的重要銷售市場,經濟發展以及區域安全、安防等因素,海外市場在對講機的需求不斷上升。

  南安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已形成從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產業鏈,包括芯片、模具、注塑、電池、集成電路、檢測實驗室等企業,產品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南安商務局信息,當地已聚集起寶峰電子、特易通電子、精通電子、遠拓電子等對講機企業140家。南安也流傳「全球每三台對講機中,就有一台出自南安人之手」、「若要開全國對講機行業會議,在霞美鎮便能召集齊」。位於深圳的國產對講機兩大龍頭企業海能達與科立訊,其創始人皆是來自南安市霞美鎮的同一村莊。

  南安市對講機龍頭企業之一的寶鋒電子,年產量達1400萬台,該公司總經理王少鋒透露:「在南安,任何相關的研發設計,都能在半小時內找到落地車間。」另外,南安對講機業全力加速模擬轉數字的研發進程。

  公網對講機打破距離限制

  另外,福建拓朋科技總經理陳奮飛,帶領團隊研發出第一台觸摸屏對講機和第一台超薄對講機,量產可實現全球通話的公網對講機。他介紹,傳統對講機通話距離一般在3至10公里,而公網對講機不僅打破這一限制,其採用「多模式自組網」技術的對講機大幅提升通信能力。他舉例,在5輛車組成的應急車隊場景中,每輛車相距5公里,若使用傳統對講機,頭車與尾車無法通信,但採用上述技術,車輛間可通過對講機相互聯通,每台對講機充當中繼台,通話距離擴展至20公里,在抗震救災等應急救援行動中發揮着關鍵作用。

  全球最大的對講機生產國包括美國、中國和日本。陳清添說:「2008年我涉足對講機生產時,國產產品故障率約10%,如今已與美日品牌不相上下了。」如今的公網對講機借助互聯網進行語音和數據傳輸,毋須專門基站或中繼台,只需插入SIM卡,即可實現全球無線通訊。國產對講機品牌開始在數字對講機市場取得經驗和成果,並積極介入防爆對講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