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普查人數未達標 癌症個案回升30%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茗)香港近十年罹患子宮頸癌個案回升30%,其中年輕婦女發病率升幅明顯。透過推廣疫苗以及子宮頸篩查的雙重防護措施可以預防該癌症,不過,衞生署推出子宮頸普查計劃近20年以來,截至前年不足五成婦女有定期篩查,遠低於世衞訂下70%目標。關注團體促請政府加強推廣,阻止子宮頸癌升勢及年輕化。
關注HPV聯盟召集人顏婉嫦昨日表示,香港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下跌,惟過去十年回升,由於子宮頸癌在確診時多數已是癌症較晚期,即癌細胞已經擴散至骨盆壁或附近淋巴,甚至轉移至其他器官情況,治癒機會較低。世衞定下的「90/70/90」抗病滅癌目標,即是在2030年前為90%女童在15歲或之前接種HPV疫苗;70%婦女在35歲前接受高效子宮頸癌篩查,並在45歲前再度進行篩查;90%患病女性接受治療。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高級醫生王靜妍介紹,子宮頸癌中超過95%的癌變是由持續感染高危HPV引起,當中30歲以上的女士有較高風險出現HPV持續感染。然而,近年進行子宮頸癌篩查及HPV疫苗接種出現下降趨勢,呼籲未接種疫苗的適齡女生及家長支持接種疫苗,鼓勵學校支持接種計劃。
香港大學婦產科學系主任陳嘉倫指出,香港婦女篩查率低的原因是女性找不到篩查理由及病症、怕尷尬、怕痛等,她強調若能在癌前病變階段時發現,及時治療可以預防癌症形成,呼籲市民定期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