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字水】賈似道賣國求榮 列《奸臣傳》留罵名

南宋時期有一首粉壁題詩:
山上樓台湖上船,
平章醉後懶朝天;
羽書莫報樊城急,
新得娥眉正少年。
作者未知,文辭也並非很好,但內容卻十分深刻。所寫的正是經歷南宋理宗、度宗和恭宗三朝的權臣賈似道,「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便是那時人們嘲弄他的歌謠。
《再世紅梅記》靈感來源
港人一定很熟悉《再世紅梅記》這齣戲,是著名編劇家唐滌生先生耗盡心血,依據明朝周朝俊的《紅梅記》改編,故事敘述宋朝宰相賈似道攬權枉法、草菅人命、坐擁雄兵,卻不救襄陽之圍。他終日追逐聲色,與群妾遊玩西湖之上。據稱賈似道共有36房妾室,其中一位妾侍李慧娘對書生裴禹有「美哉、少年」之讚句,他便妒斬美人頭。
賈似道還將慧娘人頭放在錦盒中,命眾妾傳看,「好待群花避野蜂」,而屍首則藏於紅梅閣之棺中。他又得知繡谷有女名盧昭容,容貌與慧娘相同,遂命人替他強納之為妾,以補慧娘之缺。裴禹為助昭容而誤入相府,有生命危險,引致慧娘化為厲鬼去救護裴禹。唐滌生先生也是該劇於利舞台首演當晚,演至此《脫阱救裴》之全劇高潮時暈倒,送院不治。
賈似道殺妾之故事,在馮夢龍《喻世明言》、瞿佑《剪燈新話》等皆有記載。很多野史傳說評他本是一個不學無術、不務正業之徒。不過他確曾在嘉熙二年進士及第,更因姐姐賈氏深得理宗寵愛、受封貴妃,令他得以「赴廷召對」,從此官運亨通。理宗寶祐二年(1254年),他竟然升到同知樞密院事,到寶祐五年,升任樞密院使,擔當兩淮防務。後更兼京西、兩湖、四川宣撫使,有提舉兩淮統領、湖廣總領、江陵知府之權。可說是集很多地區的軍、政、財大權於一身。
不幸這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親率大軍南下,進攻合州(今重慶合州)釣魚城,惜屢攻不下。同時,蒙哥之弟忽必烈率另一東路軍,圍攻江淮重鎮鄂州(今武漢),揚言將順流東下攻取南宋首都臨安。
理宗命賈似道為右丞相兼樞密院使,率兵由江陵至漢陽,又進鄂州,督師抗敵。七月,蒙哥被擊斃於釣魚城(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說是楊過以飛石傷之,不必確信)。消息傳至蒙古大幕,蒙古朝野即人心浮動不安。忽必烈即領兵北返,準備爭奪汗位。
割地乞和 謊報戰功
這機會可說是送給賈似道的大禮。他本無心、更無力抗敵,他即遣使向蒙古談議和條件。他向蒙古提出,南宋會稱臣納幣,並割讓長江以北土地。由於忽必烈急於回師北返,便順水推舟答應,鄂州之圍遂解。
賈似道向朝廷謊報戰功,說諸路大捷,宗社危而復安,卻隱瞞乞和條件。理宗誤信,竟然認為他對社稷有功,加封他少師、衛國公。從此讓他開展16年的獨霸宰執、擅權專政的時期。整個南宋朝廷對亡國威脅又渾然不覺,日日鶯歌燕舞了。
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病逝,賈似道奉遺詔,立太子趙祺為帝,是為度宗。賈似道就因定策有功,尊為「師相」,加封平章軍國事。翌年贈太師,封魏國公。在粵劇《再世紅梅記》中,扮演賈似道的名伶梁醒波,驕傲自滿地唱出:「我喪師回來尚有新權柄,掌上雄兵有八十營。」演得惟妙惟肖,也寫得十分貼切。
咸淳三年(1267年),度宗特許賈似道可以三日一上朝,不必行百官之禮。又將位於西湖邊葛嶺上的一座別墅賞賜給他,供其養尊處優,取名「半閒堂」。事實是賈似道是每五天才一上朝,完全置政事不顧。幾乎每天都在「半閒堂」上徵歌逐色,或與姬妾們乘着畫舫遊於西湖,遂引出《再世紅梅記》的故事,以及「湖上有平章」之語。
賈似道除了貪財好色之外,每日惟以鬥蟋蟀為樂。竟著有一部《促織經》(即《蟋蟀經》),記載鬥蟋蟀之樂,和養蟋蟀的經驗,真的是玩物喪志。不過,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他更喪心病狂到為得一條陪葬的玉帶,竟將功臣余玠的墓塚挖開。至於強娶宮女葉氏為妾,更不在話下。
在蒙古汗位未穩期間,南宋小朝廷確有一段安寧日子。然而,大勢是蒙古必然南下,到真正要面對時,賈似道就兵敗被貶。《宋史》將他列入《奸臣傳》,民間更有很多小說把他定為「主角」,如《喻世明言》、《剪燈新話》等,都有他的化身,都是惡貫滿盈,不得善終之輩。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