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30年前載人登月進展順利 望宇登月服 探索月球車全面初樣研製

望宇登月服
望宇登月服

探索載人月球車
探索載人月球車


●探索載人月球車落月及月面移動示意圖
●探索載人月球車落月及月面移動示意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目前載人登月任務已全面啟動實施,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載人航天辦公室昨日公布消息,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名稱徵集活動去年啟動後,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共收到9,000餘份投稿。經專家遴選評審,將登月服命名為「望宇」,將載人月球車命名為「探索」。目前,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載人月球車已全面進入初樣研製階段。

  按計劃,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將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統籌利用載人前的飛行試驗和載人登月任務機會,開展較大規模的太空科學實驗,初步規劃了月球科學、月基科學和資源勘查利用三個領域九大方向的科學目標。

  名稱寓意遙望宇宙探索未知

  目前,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各項研製建設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去年,官方通過公開徵集,將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着陸器命名為「攬月」。昨日,登月服命名為「望宇」,載人月球車命名為「探索」。至此,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着陸器、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載人月球車均已有了寓意深遠的中文名稱,並正按計劃開展初樣產品生產和相關地面試驗,而保障上述生產試驗的一批地面設施設備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在乙巳年元宵節獲得命名的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據介紹,「望宇」寓意遙望宇宙、探索未知,與執行空間站飛行任務的「飛天」艙外服相呼應,寓意在實現飛天夢想、建成「太空家園」之後,中國載人航天踏上登陸月球、遙望深空的新征程,也傳遞出中國發展航天事業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太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貢獻的堅定立場。

  「探索」寓意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實踐,鮮明體現月球車將助力中國人探索月球奧秘的核心使命與應用價值,與「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航天夢高度契合,彰顯中國載人航天勇攀高峰、不懈求索的創新精神。

  港科研團隊參與月球車研製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科研團隊也參與了探索載人月球車的研製。官方此前透露,載人月球車方案徵集經過兩輪擇優,最終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和空間技術研究院團隊分獲前兩名,兩者在創新性和先進性上各具特色,都獲得了月球車初樣研製合同,並行開展研製。曾多次參與國家探月工程的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參與了空間技術研究院團隊的載人月球車研製工作。載人月球車初樣研製結束時將開展比測,最終決定中國首次載人登月任務的月球車研製團隊。

  探索載人月球車

  1. 名稱寓意:體現「探索浩瀚宇宙」的航天精神

  2. 移動能力:需在月面10公里範圍內靈活移動,支持航天員開展採樣、實驗及人機聯合探測

  3. 設計特點:搭載科學儀器,助力月球資源勘查與月基研究。適應月面複雜地形與長期無人自主運行需求。採用模塊化設計,可擴展任務模塊,適應不同科學目標需求

  4. 設計方案:重約200公斤,可搭載2名航天員,配備導航與通信系統

  5. 功能擴展:與未來計劃發射的月面移動實驗室協同,支持長期無人探測與短期駐留

  望宇登月服

  1. 名稱寓意:遙望宇宙、探索未知

  2. 適應環境:需應對月球表面的真空、極端溫度(-180℃至130℃)、月塵及輻射等複雜環境

  3. 功能需求:支持航天員完成月面行走、攀爬、駕車、科考等任務,提供生命保障和作業支持

  4. 技術特點:以輕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性為目標,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如綜合防護系統、人服協同能力等)

  5. 外觀設計:上肢裝飾帶融合「飛天」飄帶的飄逸與傳統鎧甲的硬朗,象徵剛柔並濟的中國哲學;下肢裝飾帶採用火箭尾焰造型,呼應「一飛沖天」的設計理念

  6. 結構優化:注重月面活動靈活性與耐久性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