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夏寶龍南下調研 港各界建言灣區建設 加快兩地資格互認 促進金融服務產業



2月8日至10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進行調研。8日下午,夏寶龍先在河套合作區展示交流中心聽取河套深圳園區規劃建設情況介紹,之後走訪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了解有關科創企業發展和河套「一區兩園」合作情況。香港各界人士連日來表示,粵港澳大灣區集合國家創科、生產及金融等要素,發展潛力巨大,夏寶龍主任是次調研啟示各界要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把握機遇,積極投身大灣區建設。●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恬恬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表示,北都區作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前沿陣地,發展既要提速提效,也要着眼長遠,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錨定重點,按部就班,逐步落實。此外,還要推動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他們北上就業、創業、就學、生活提供便利,讓整個大灣區都成為他們追夢圓夢的「夢工場」,培育他們成為發展港澳、建設強國、復興民族的新生力量。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表示,香港金融服務業應聚焦幫助河套區產學研一體化,透過自身金融網絡在各地招商引資,並透過資金支持,為企業配對投資者,推動更多創新科技企業、大學科研到園區發展,吸引海內外頂尖企業和人才落戶,打造世界級產學研平台。
他建議應加快建立兩地金融服務機構資格互認機制,進一步放寬香港的金融服務機構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經營業務,以鼓勵更多在香港從事金融業的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
倡建兩地商品運送設施推動貿易
香港正計劃發展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為促進內地大宗商品與國際聯通,李惟宏建議,特區政府應與內地合作,共同建立兩地商品運送所需設施和配套,吸引內地企業在香港進行大宗商品貿易,進一步推動香港航運和貿易服務。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西貢區議員陳志豪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要發揮作為國際大都會的獨特作用,主動在國際推銷及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品牌,例如香港近年組織很多官方或非官方的外訪,也可以邀請廣東及澳門一同組團參加。近年,香港廣邀國際友人及投資者來香港,應當安排他們順道去廣東參觀考察,加強國際社會對粵港澳大灣區總體優勢的認知。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高松傑表示,香港高校科研實力雄厚,應持續加大對基礎科研的投入力度,以極具吸引力的優厚待遇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與團隊。在河套合作區,不斷深化「一區兩園」模式,簡化科研人員、資金、設備等跨境流動的繁瑣手續,積極搭建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平台,讓科研成果迅速落地生根,高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同時積極擁抱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興金融領域,不斷豐富和完善金融業態,積極培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集群,全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發展格局,最終實現產業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