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港註冊公司快夾易 騙徒收錢匯款就手

  香港公司註冊制度相當寬鬆,與緬甸電詐集團關係密切的香港亞太,先後疑借用劏房、車房等地址進行登記,以增加執法部門的調查難度。香港多名專家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目前公司註冊制度確有不足之處,但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是香港成功的基石,不應因為一小撮公司的非法行為而全面收緊公司註冊制度,應該精準地加強對秘書公司的監管,以及效法內地、歐美等地訂立專門針對電騙的法例。

  非法集團首腦為何要在香港註冊公司?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電騙活動全世界都有,並非香港獨有。由於此類非法活動最重要環節是收錢,香港成熟的金融體系及便利的營商環境被不法分子鑽空子。

  他解釋,非法活動收錢若用個人戶口容易被執法部門追蹤,因此電騙集團傾向使用公司戶口,尤其是香港公司開戶便捷,資金流轉方便,相比不夠成熟的東南亞銀行體系,在港成立公司更便利於匯款到世界各地。

  同時,香港營商環境寬鬆,開設公司流程簡單、資料要求少,不法分子可迅速註冊新公司,完成收錢後立即關閉公司,再開新公司以逃避追查。更甚者,香港公司註冊時留下的地址未必是真實地址,甚至可能是虛假地址(如車房、秘書公司),增加了執法部門追蹤的難度。

  莊太量強調,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自由便捷的營商環境和成熟方便的金融體系是香港發展的基石,但在吸引正當企業的同時,難免會有人利用其中之便,從事非法之事。因此在平衡自由經濟發展的同時,特區政府必須加強監管、彌補漏洞。

  倡加強監管秘書公司堵漏洞

  本身是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沒有理由因為存在一小撮不法行為,就收緊寬鬆的營商環境。特區政府應當以直搗要害的方式加強監管,「譬如仍保持現有寬鬆的公司註冊條件,但加強對秘書公司的監管,要求秘書公司必須正當合資格,而不是隨隨便便一個車房就可以登記。」

  同時,立法方面需走前幾步,她建議香港訂立專門針對電騙的法例,更清晰有效地將「非法電騙」作出法律定義,以提升執法效率和準確性,並加強罰則,令執法部門和銀行、電訊公司等可以進一步加強合作,「香港今時今日仍未有專門針對電騙的法例,這方面內地、美國、歐盟及新加坡均已走在前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