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優勢互補 推進創科發展
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簡稱港投)與新風天域醫療和生命科學集團展開戰略合作,雙方將推動跨地域醫療科研及臨床實踐協作。這一舉措是特區政府與商界資本合力推動創科產業發展的具體實踐,是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在澳門發表重要講話後,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南下考察調研的迅速響應。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在科研、產業鏈和市場拓展上,有很大優勢互補的空間,要做好協調合作,加快大灣區一體化發展進度,為國家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港投公司作為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投資旗艦,新一年的第一筆投資,就是選擇與民營創科企業新風天域合作,充分體現了特區政府與商界資本的緊密聯動,着力推進國際創科中心建設。全球對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有着龐大的需求,香港有「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以及蓬勃的創科生態和氛圍,為生命健康及醫療科技企業提供了非常優越的發展條件,港投公司選擇醫療科技範疇進行投資,是對香港優勢的重視和發揮。
迄今為止,港投公司已投資超過90多個項目,涵蓋人工智能、生命科技、新能源及綠色科技等多個領域。隨着港投公司逐步展開工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期將產生三方面的顯著效應:一是吸引更多前沿科企落戶香港,推動藥物研究和醫療設備的研發;二是促進跨機構及跨領域合作;三是更深度地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力。這三方面的效益均離不開大灣區內的產業融合、機制對接和體制銜接。
今次合作將構建「香港研發、灣區轉化」跨境協作的創新模式,驅動先進治療方案和醫療技術雙向流動,這一模式正是充分利用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優勢的體現。一方面,結合內地產業鏈優勢將香港科研成果產品化和市場化。香港擁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和頂尖的大學人才資源,大灣區內地城市則具備完善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市場,兩者相得益彰,可以藉助灣區轉化,加快香港的科研成果產品化和市場化;另一方面,利用香港資源,將內地醫學和生命科技研發走向國際,並構建國際化醫學科研平台,加大投入臨床研究轉化。
夏寶龍主任近日在河套、前海等地調研傳遞強烈信息,啟示大灣區各地應互補優勢,加快推動產業升級轉型。今年1月9日,在「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會的致辭上,夏寶龍主任明確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加快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規模,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人才鏈,打造一批標誌性、有帶動效應的工程和項目,夯實大灣區產業發展基礎。
大灣區作為國家創新高地,也是企業出海的前哨之地,為香港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次夏寶龍主任的調研行程,正是希望香港各界能夠落實習主席講話的重要精神。隨着更多類似港投與新風天域的合作項目的推進和實施,特區政府要主動整合資源,讓香港更好參與大灣區建設,令大灣區實現聯動發展;工商界作為香港發展的重要參與者,應繼續充當橋樑和平台,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及創科發展;應當善用北部都會區和河套深港合作園區等平台,繼續深化兩地協作。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業界共同努力下,穩步推進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