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教界:進一步發揮優勢將教育辦好辦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香港特區政府昨日舉行的《規劃綱要》宣講會約有400人出席,多名教育界人士會後一致表示,《規劃綱要》為香港教育界帶來了重大啟示。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查逸超表示,中大將積極支持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願景,響應《規劃綱要》,不遺餘力發揮自身在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養、前沿科技開發和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合作辦學、師資培訓,以及與內地和國際合作上現有的高質量優勢,精益求精。
中大:促進知識轉化造福社會
中大校長盧煜明指出,中大會以創科領域的經驗與優勢,全力支持大學不同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促進知識轉化,造福社會。中大將以《規劃綱要》作為本校未來發展的指南針,以及制定下一個策略發展計劃的重要核心參考,矢志為國家實現到2035建設成為教育強國作出最大貢獻。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姚祖輝表示,內地人工智能企業DeepSeek、內地動畫電影《哪吒2》均先後火爆全球,這樣的非凡成就恰恰深刻體現了全面多樣化教育是構建強健教育體系的關鍵路徑。
他認為,香港以卓越的教育資源與開放的國際化視野,在高等教育領域展現出了非凡的多樣化魅力。香港還吸引着來自全球的頂尖學者,為學生提供了拓寬視野、成為培養跨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絕佳平台,相信未來愈來愈多國際學生會將香港視為留學中國的首選之地。他們在香港不僅能接受優質教育,還能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為未來的職業發展積累寶貴的經驗和資源。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規劃綱要》為教育強國的建設勾畫了清晰藍圖。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迎來了重大機遇,也肩負着重要使命。《規劃綱要》提到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築牢教育強國根基,故教育工作者要從自身做起,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為下一代樹立良好榜樣,更應積極參與各類專業培訓,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特別在人工智能、STEAM教育等領域,推動教育創新,提升教學質素。
同時,香港教育界要思考如何做好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更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在課堂教學、學習活動及組織學生到內地交流等,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堅定文化自信,樹立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成為「一國兩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國家和香港作出貢獻。
用好基礎配套 為國家育才
香港教育評議會會長何漢權表示,《規劃綱要》提出要辦強、辦優基礎教育,務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策略基點。香港在金融、科研、法治、人文等方面均有優勢,相關教育亦然,而本港在基礎教育方面也有相當實力,「我們不應只想着要內地的人才和錢財,也應思考如何用好我們的基礎教育配套,為國家培育更多人才,作出貢獻。」
他強調,目前本港眾多中小學的師資和設施俱佳,最大問題在於學生人口不足,如此正可與內地互利,期望未來可進一步放寬中小學招收非本地生,以更大發揮本港的教育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