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港投戰略合作 新風天域建聯合實驗室跨境會診平台 促跨境醫療協作 培養本地人才

●左起: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梁錦松、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及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和睦家醫療首席執行官吳啟楠出席啟動儀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左起: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梁錦松、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及新風天域集團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和睦家醫療首席執行官吳啟楠出席啟動儀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港投公司」)公布今年首個投資項目,昨日與新風天域集團舉行戰略合作啟動儀式。新風天域將從多方面支持香港的醫療科研及促進跨境醫療協作,並將就個別有關科研項目推出一定數量且適用於香港市民的免費檢驗服務。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表示,港投公司的投資已逐步由平台型的企業,延伸至垂直應用,除助力前沿技術更快落地、更多應用,還讓創新性、顛覆性的科研成果可以走進市場、服務社會, 為市民大眾做到三個「A 」, 就是「Accessible、Applicable 和 Affordable」,即「用得到、用得好、用得起」。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

  陳家齊指出,新風天域承諾會促進跨境醫療協作,推動內地與香港院校及醫療機構建立深度合作機制,例如共建聯合實驗室及跨境會診平台等,探索多元化臨床應用場景。新風天域亦會自今年起,每年在香港主辦「大灣區—全球醫療峰會」,促進跨地域醫療科研及臨床實踐協作。同時,因應科研需要,新風天域將就個別有關科研項目推出一定數量且適用於香港市民的免費檢驗服務,而如果市民有開通和授權的話,檢驗結果可以在香港醫健通系統查閱,方便市民跟進,詳情將在日後按科研項目的進程而另行安排和公布。

  在港設創投基金 優先在港IPO

  陳家齊又指,新風天域亦會協助培育香港的醫療人才,集團將在未來5年聯合香港大專院校推出人才培訓項目,主要聚焦於藥物研發、創新診治技術、醫學研究轉化等方向。另自今年起,新風天域醫療系統將每年為香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至少30個實習機會,幫助他們盡早接觸真實臨床應用場景。此外,新風天域亦已承諾在香港創建其企業創投業務部門(corporate VC),亦會優先考慮以香港作為首次公開發行上市(IPO)的地點。

  陳家齊稱,是次與新風天域的投資和合作符合港投公司的雙重使命,除爭取中長期的合理財務回報,亦重視被投企業會具體地貢獻香港。此外,是次投資符合港投公司專注生命科技的賽道,而新風天域的醫療平台亦融合人工智能(AI)和數據科學,除涵蓋港投公司投資硬科技的賽道,亦讓公司可以進行「跨賽道」工作。她認為,人工智能可以賦能現有產業,為企業降本提效,同時加快科研落地,惠及社會。

  她又提到,從去年投資以蛋白質為基礎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到投資適用於合成生物技術、基因編輯等的專項模型;由投資癌症等不同疾病的新藥研發,到投資周邊例如手術機器人的創新治療方案。換言之,港投公司已逐步由平台型的企業,延伸至垂直應用。而在垂直應用當中,也覆蓋預防、篩查及診斷等面向。因為及早預防、辨識和迅速應對輕症,無論對一般市民、患者、醫療系統,以至於整個社會都有好處。

  港投今年有三大工作重點

  陳家齊展望今年港投公司工作時指出,今年有三大工作重點,其中之一是國際協作。公司會繼續積極聯乘社會各界,融通資源,搭建更多國際化、區域性和跨境的協作平台。她透露,公司上半年將安排帶團出訪東盟,下半年將出訪中東,暫定每個外訪團將出訪兩個國家及地區。目前仍與不同國家洽詢,希望外訪可以為合作企業帶來最大效益,至今已有不同主權基金或外國政府部門主動接觸港投公司,查詢外訪詳情。而港投公司主要考慮如何調動資源以達至最大效益,希望有更多資金可以被引導到香港、被投公司及相關行業人才。

  她續指,公司另一工作重點是助力前沿技術更快落地和更多應用,讓創新顛覆的科研成果可以走進市場並服務社會,為香港市民做到3個「A」,即「Accessible、Applicable和Affordable(用得到、用得好、用得起)」。而在投資主題方面,公司至今已投資逾90個項目,未來工作除會繼續圍繞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及綠色科技此三大賽道,亦會把握這些主線衍生的周邊投資機會,同時注意「跨賽道」的應用範疇。

  港投公司與新風天域合作概要

  促進跨境醫療協作

  ●推動內地與香港院校及醫療機構建立深度合作機制,如共建聯合實驗室及跨境會診平台等,探索多元化臨床應用場景;

  ●自2025年起,每年在香港主辦「大灣區—全球醫療峰會」;

  ●就個別有關科研項目推出一定數量且適用於香港市民的免費檢驗服務。

  培育香港醫療人才

  ●未來5年聯合香港大專院校推出人才培訓項目,聚焦於藥物研發、創新診治技術、醫學研究轉化等;

  ●自2025年起,每年為香港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至少30個實習機會。

  回饋香港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

  ●在香港創建企業創投業務部門(corporate VC);

  ●優先考慮以香港作為IPO地點。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