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賽裝鬧元宵 非遺彝繡醉遊客

●2025楚雄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2025楚雄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來自德國的瑪雅女士和當地村民合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來自德國的瑪雅女士和當地村民合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兩位小朋友身着盛裝來參加賽裝節。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兩位小朋友身着盛裝來參加賽裝節。 香港文匯報記者譚旻煦 攝

元宵節還能這麼過?彝族賽裝驚艷全場!
元宵節還能這麼過?彝族賽裝驚艷全場!

  世界上「最古老鄉村T台秀」 載歌載舞喜迎四海嘉賓

  當非遺賽裝「趕上」元宵節,當然要來熱熱鬧鬧比個美!2月12日元宵節這天,雲南楚雄永仁直苴村,男女老少身着親自繡製的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而來,開啟一年一度的賽裝盛會。這個有着1,350多年歷史的古老節日,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鄉村T台秀」。 ●香港文匯報記者 譚旻煦 楚雄報道

  賽裝節,起源於1,358 年前的中和鎮直苴村,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鄉村T台秀」。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村民們都會自發組織到直苴村,在青山綠水間,縱情歌舞、賽裝賽藝、跳腳狂歡,沿襲至今,這場形成於山水歡笑間、舉族歡慶的比美盛會,穿越千年,一步步走出大山,從楚雄、昆明、上海、北京到紐約、米蘭的國際T台,實現了中國民族文化與國際潮流的碰撞,展示了中國的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成為向世界各地傳遞的文化名片。

  老外不遠千里齊慶節日

  直苴村是「世界賽裝之源」,是國家級傳統村落,這裏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鄉村T台。中午時分,四方八寨的群眾都會穿上傳統的節日盛裝,載歌載舞開啟一年一度的賽裝盛會。畢摩隊、老倌隊、老奶隊、漢子隊、媽媽隊、娃娃隊、少男少女隊紛紛上場展示他們獨特的舞姿和各具特色的彝族服飾。來自德國的瑪雅女士抬着相機在現場拍得停不下來,「太美了」,對着鏡頭豎起大拇指。

  賽裝還沒正式開始之前,瑪雅就來到大家中間,看着這些既是演員、也是觀眾、還是村民、更是繡娘的彝族鄉親們,瑪雅親切地和他們打招呼,和大家合影。一位老者問她多大年紀了,不會說中文的瑪雅急忙找來翻譯,「原來我們年紀一樣,都是83歲了」,瑪雅開心地笑了,老者十分佩服她這麼大年紀還不遠千里來到他們村,給她點了個讚。

  當天,來到賽裝節現場的還有韓國、日本、蒙古國等國家的嘉賓,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表演結束後,大家一起圍圈打跳,熱熱鬧鬧一起慶祝賽裝節和元宵節。

  刺繡手藝薪火相傳

  最有鏡頭感的,恐怕要數身着一身彝族傳統服飾,坐在第一排的小朋友們。香港文匯報記者拍完照,8歲的李婉婷湊近記者耳邊說,「我的鞋是奶奶給我繡的,但是有點大」,語氣中有點羞澀卻充滿驕傲。

  在一旁同樣是8歲的李相菊說,每年她們都要來參加賽裝節,她現在已經會繡簡單的圖案了,是很小的時候看到媽媽繡,她就跟着學了,而媽媽的刺繡,又是媽媽的媽媽教的。現在她們除了跟家裏人學,也會在學校裏學習刺繡,同學們都會了。

  從雲南楚雄走向米蘭國際T台

  中共楚雄州委副書記、州長張文旺介紹,近年來,楚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通過參加國際文化節、博覽會等活動,走出楚雄、走向了國內國際舞台,楚雄非遺傳承創新不僅在國內找到了新生機,也在國際舞台上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比如,利用永仁縣直苴彝族賽裝節文化資源,打造「楚雄時裝周」文化品牌,並將賽裝、時裝和彝繡結合起來,讓彝繡時裝走上上海、北京、米蘭、巴黎等國內外的時裝秀場,成為彰顯文化自信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