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港深度融入灣區國際科創中心

特區政府舉行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宣講會 吳岩主講冀深化兩地教育交流
香港文匯報訊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今年1月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香港特區政府昨日舉行《規劃綱要》宣講會,邀請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吳岩主講,讓本港各界人士深入了解《規劃綱要》的重要意義。吳岩表示,《規劃綱要》是首個以教育強國為主題、以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重要任務的國家行動計劃,希望香港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特殊優勢,進一步深化與內地教育交流,特別是要深度融入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統籌推進機制,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緊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設,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香港特區政府昨日在政府總部舉行《規劃綱要》宣講會,約有400人出席。吳岩重點圍繞建成教育強國的底氣、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建成教育強國的任務作了全面闡釋和系統解讀。
他指出,全國教育大會是對新時代新征程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動員部署的一次重要會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了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他強調,希望香港發揮自身特殊優勢,「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建成教育強國作出重要貢獻。」
陳國基:為不同背景人才創發展空間
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宣講會開場發言時表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香港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特區政府一直積極為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才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讓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發揮所長,為香港以至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他表示,特區政府於去年底成立由他擔任主席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增強政策系統性、整體性及協同性,對準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人力需求,從頂層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一體化發展,全面落實科教興國工作。
蔡若蓮:增高教實力 拓多元出路
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作總結發言時表示,未來十年,隨着國家教育高速發展,香港教育亦將迎來黃金時期。教育局會堅持守正創新、配合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大灣區等發展機遇,推動香港教育向前邁進。
她強調,教育局會深化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人才集聚的角色,鞏固和發展香港教育的優勢,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以教育數字化塑造發展新優勢,為年輕一代開拓多元出路,進一步加強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提升教師專業質素能力,落實好「立德樹人」的目標。
蔡若蓮其後透過社交媒體發文補充,盼望與社會人士協力同心,配合國家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鞏固香港教育「金字招牌」,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為中國式現代化與香港八大中心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貢獻「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的建設。
此外,多名與會者亦在宣講會上發言分享。出席是次活動人士包括國家教育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代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港區全國政協常委,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委員,教育局首長級人員。此外,大學校董會和專上院校代表,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學校議會及校長會代表,相關教育團體和諮詢及法定組織的代表亦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