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察】內地CPI連升四個月 走出通縮還看樓市
椽盛資本投資總監 曾永堅
內地今年1月的通貨膨脹數據表現,主要受春節效應所影響,儘管1月全國消費價格指數(CPI)呈現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加速的現象,但相信主要為春節因素及個別食品價格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所帶動,若連同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來看,內地經濟的通縮壓力仍在持續。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1月CPI按年上漲0.5%,漲幅較去年12月升0.4個百分點,並且略高於市場預期的0.4%;按月上漲0.7%。按年漲幅和按月漲幅分別創最近5個月和11個月高水平。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連續第四個月回升,按月上升0.5%,按年漲0.6%,漲幅皆較去年12月有所擴大。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按年比較1月份服務價格升1.1%,漲幅較去年12月擴大0.6個百分點,當中飛機票和旅遊價格分別升8.9%及7%。食品方面,1月食品價格升0.4%,當中豬肉及鮮菜價格分別漲13.8%及2.4%,非食品價格升0.5%。按月比,服務價格上漲0.9%,漲幅較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37個百分點,佔CPI總漲幅五成多。
上月核心CPI漲幅仍低於季節性
細心看,1月CPI按年漲幅擴大,主要源自「春節錯期效應」下食品、服務價格漲勢加快,加之近期國際油價、金價較快上行。值得注意的是,當月CPI按月漲幅實際低於季節性,這表明內地消費需求不足現象依然較明顯,主要原因不離房地產市場持續弱勢影響居民消費信心,以至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行,對居民消費能力帶來一定消極影響。
另一邊廂,1月內地PPI按年跌2.3%,降幅與去年12月相同;按月比較PPI下降0.2%,主因是1月屬工業生產淡季,加上今年春節假期提前而影響PPI表現。綜合來說,內地宏觀經濟能否擺脫通縮壓力,將主要取決於房地產市場何時實現趨勢性止跌回穩格局。(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