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預算案建言】總商會籲徵跨境數碼稅 預計每年增13億稅收 開源節流兼派糖 倡寬減薪俸稅3000元

●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右)和稅務委員會主席劉穎昨提出財政預算案建議書。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右)和稅務委員會主席劉穎昨提出財政預算案建議書。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特區政府將於2月26日發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眾多團體和機構近日紛紛為政府減赤出謀獻策。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昨表示,預期2024/2025財政年度特區政府將繼續錄得巨額財政赤字,建議政府採取措施開源節流,向非本地數碼服務供應商在指定範疇的數碼活動徵收3%至5%稅款,以及增發政府債券為長期投資項目進行融資。同時採取多項措施推動香港金融業發展,將「跨境理財通」的適用範圍,由現時的粵港澳大灣區,擴大至北京與上海等其他內地主要城市。 ●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香港總商會昨日公布了多項措施推動經濟民生發展(見表)。在開源方面,該會建議政府可參考外國做法,向非本地數碼服務供應商在指定範疇的數碼活動徵收3%至5%稅款,以及增發政府債券,為長期投資項目進行融資。香港總商會稅務委員會主席劉穎認為,跨境數碼服務稅猶如賭博稅,對民生影響較小,現時全球多國已實施相關稅項,香港的數碼服務供應商「走出去」向海外國家提供數據服務時都要繳稅。按跨境服務在港收入35億美元計,如徵稅5%,預計每年會為香港庫房帶來約13億至14億元的稅收。

  大幅加稅恐令專才流失

  對於有意見認為政府應進一步增加高收入人士的稅務負擔,包括增加其薪俸稅的標準稅率(上調「富人稅」),陳瑞娟認為,由於目前本港仍在拚經濟,處理新冠疫情後的社會經濟復甦階段,現階段未必適合進一步上調「富人稅」。她續指,雖然有意見認為香港相關稅率較其他地方低,但她認為香港不必要與其他地方看齊,因為從事科技行業的高收入人士,其就業地點相當具彈性,若香港大幅加稅,他們可能會移居至其他地方繼續工作,從而對香港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檢討公務員編制提升效率

  在節流方面,香港總商會建議政府應檢討公務員編制與薪酬,例如整合職能重疊的崗位,提升政府的運作效能。陳瑞娟舉例指,政府可考慮整合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及投資推廣署等職務存在重疊的機構,以善用資源,削減開支。對於有意見認為政府可透過公務員減薪紓緩其財政赤字,她表示不贊同公務員減薪,因為這可能對私人市場造成負面連鎖效應。另外,為了更好地管控政府經常性開支,她表示在政府決定調整公務員薪酬時,可考慮將調整幅度與通脹掛鈎,避免出現加薪幅度遠超通脹率的情況。

  建議向回流企業免稅3年

  在「派糖」措施方面,該會建議一次性寬減百分百的薪俸稅,上限為3,000元;為聘用一名家庭傭工或護理員的開支提供扣稅,每個課稅年度的上限為30,000元;擴大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而且涵蓋9個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受養人;以及寬減首次置業人士購入5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50%從價印花稅。另外,建議向中小企提供長期固定利率按揭貸款,即按揭年期愈長,每月還款額愈低。在吸引外資方面,建議向回流香港的地區總部提供3年免稅期。

  另外,香港總商會亦建議政府採取多項措施推動香港金融業發展。其中包括將「跨境理財通」的適用範圍,由現時的粵港澳大灣區,擴大至其他內地主要城市,例如北京與上海,同時進一步擴大適用金融產品的範圍,以及採取措施促進跨境顧問銷售;另外,放寬滬港通及深港通當中「南向通」合資格投資者的門檻、擴大「北向通」的合資格股票範圍,以及加快發展「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並建免內地個人投資者透過滬港通購買香港股票的20%稅款,且取消就內地企業向香港投資者支付股息而徵收的預提稅。

  香港總商會對財政預算案建議

  開源與節流

  ●向非本地數碼服務供應商在指定範疇的數碼活動徵收3%至5%稅款

  ●增發政府債券,為長期投資項目進行融資

  ●檢討公務員編制與薪酬,整合職能重疊的部門與崗位,提升政府的運作效能

  ●為了更好地管控政府經常性開支,政府決定調整公務員薪酬時,可考慮將調整幅度與通脹掛鈎

  穩定樓市

  ●寬減首次置業人士購入500萬元或以下物業的50%從價印花稅

  紓解民困

  ●一次性寬減百分百的薪俸稅,上限為3,000元

  ●為聘用一名家庭傭工或護理員的開支提供扣稅,每個課稅年度的上限為30,000元

  ●擴大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而且涵蓋9個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受養人

  支援中小企

  ●向中小企提供長期固定利率按揭貸款,即按揭年期愈長,每月還款額愈低

  吸引外資

  ●向回流香港的地區總部提供3年免稅期

  推動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

  ●將「跨境理財通」的適用範圍,由大灣區擴大至其他內地主要城市,例如北京與上海

  ●進一步擴大「跨境理財通」適用金融產品的範圍

  ●放寬滬港通及深港通當中,「南向通」合資格投資者的門檻

  ●擴大滬港通及深港通當中,「北向通」的合資格股票範圍

  ●加快發展「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

  ●豁免內地個人投資者透過滬港通購買香港股票的20%稅款

  ●取消就內地企業向香港投資者支付股息而徵收的預提稅

  ●整理:記者 岑健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