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技術與荷里活相差無幾 《哪吒2》或改變電影產業生態 業內:未來可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寧、倪夢璟)截至2月11日晚,《哪吒2》全國票房已超89億元(人民幣,下同)。《哪吒2》的成功掀起了大眾對整個國產動漫產業的關注,香港文匯報記者為此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普遍認為《哪吒2》的成功使資方不再獨寵真人電影,並指出,中國動漫業仍屬藍海,變相增加了大學生選擇動畫專業的信心,但同時也提出國內動畫行業還面臨人才分布不均,真正的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他們認為,從技術層面來說,《哪吒2》的成功證明中國動畫和荷里活之間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差距,但產業模式仍值得學習。
動漫電影《落凡塵》的導演鍾鼎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的電影產業角度來看,動畫電影在資本的青睞方向一直偏小眾。而《哪吒2》的成功會使資方注意到動畫片不僅具有娛樂性,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它的奇觀性和真人電影的震撼程度不遑多讓。同時更純粹的動畫電影也不會有真人演員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飯圈文化干擾的因素。「綜合考量動畫電影優勢可能會比真人電影還高,未來在面臨選擇的時候,資方可能會多看動畫項目一眼。」鍾鼎表示,「《哪吒2》讓世界都關注到中國動畫電影所爆發的巨大能量,這對學習動畫的人才也是極大鼓舞和振奮。一直以來在就業上,不論經濟發展好壞,動畫行業相對於遊戲行業始終都有『苦行僧』的味道,從業人員要用『愛』來支持,但現在他們看到動畫在商業上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這會提高大學生對選擇動畫專業的信心。」
內容創作需扎根本土
鍾鼎認為,從技術角度來講,《哪吒2》使大眾都意識到,中國動畫在技術上與荷里活之間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差距,「至少在觀眾視覺層面上是這樣的。但荷里活的動畫產業模式是相對比較健康的狀態,日本都不算,因為日本從業者的收入不高。我認為健康的動畫產業首先資本要有信心,在動畫方面發力作為重要的投資選擇,另外產業鏈要完整,動畫電影外還形成動畫劇集漫畫等衍生。美國的製播模式就很成熟,可以通過衍生產品獲得額外的收入,但是在內地這塊收入就很少。」
鍾鼎分析:「中國的市場擁有獨特的土壤,我們科班出身容易用常規的角度思考,但要做出好的動畫片還是要真的了解中國市場、扎根中國土壤,為觀眾服務,這是最重要的。」
國漫產業化迎重要節點
談及國漫產業發展,資深動漫製作人、谷昊(上海)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建華表示,以《哪吒2》為代表的國漫作品的出現,標誌着中國動漫產業在規模化、工業化迎來重要節點。「從電影片尾出現的一串串動漫公司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原畫、特效到音樂音效,以及相關製作團隊都為中國動漫產業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團隊的大量湧現,不僅提升了動漫作品的品質,也增強了整個行業的影響力。」
他指出,從《黑神話:悟空》等作品開始就可以看出,中國動漫遊戲產業背後有着大量核心團隊在支撐。這些團隊在不同領域內專業化發展,包括美術、行銷等,越來越成熟,並逐漸形成了集團化、產業協作的上下游產業鏈。「這一製作體系和宣發體系的建立,不僅促進了產業的協同發展,也培養了大量不同領域的人才。」這也為中國動漫產業的後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工業化和協同作戰的基礎,越來越多的動漫公司開啟了合作,「比如我們也和多個公司合作計劃在青州古城聯合打造首座中國神話之鄉動漫遊影視基地,期待能夠為國漫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助力。我們也相信,隨着國漫團隊和體系的不斷完善,中國動漫產業將迎來更加繁榮和可持續的發展。」
行業盼更多支持政策出台
從事多年動漫產業研究工作的文旅產業分析師高東旭則指出,動漫電影仍屬於一片藍海,儘管頭部企業獲得成功已被更多資本看到,但考慮到精品動漫製作周期較長等原因,如果想要產業更加繁榮,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促進百花齊放。他呼籲行業管理部門可加大對動漫產業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同時可以完善資本市場的退出機制和上市通道,為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此外,還應加強行業自律和人才培養,推動中國動漫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