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普徵鋼鋁25%關稅 阻礙全球經濟復甦
劉 英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這不僅會令其鄰國感到苦不堪言,而且會衝擊國際貿易體系。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30年之際,這種衝擊和破壞還包括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破壞,不只是推升美國通脹、降低民眾福祉,還會進一步衝擊重塑全球產供鏈體系,抑制世界經濟增長。
最受傷的是美國鄰國
特朗普對全球出口到美國的鋼鋁加徵25%的關稅最受衝擊的,或者最受傷害的國家,是對美國出口鋼鋁多的國家。從鋼鐵來看,首當其衝的是加拿大,對美鋼鐵出口佔美國進口的23%,其次是巴西,對美鋼鐵出口佔比16%,再次是墨西哥,對美出口佔比12%,韓國和越南對美出口的鋼鐵佔比分別為9.7%和4.7%。至於中國,對美鋼鐵出口近年已降到極低數量,故此此輪加徵關稅對華影響不大。從鋁來看,最受傷的是加拿大,2024年加拿大對美國鋁的出口佔美國進口量的近80%,其次是阿聯酋(35噸)和中國(22噸)。
特朗普2.0時代的關稅戰說來就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幅度、力度和速度都是世上罕見的。此輪關稅加徵不用「301調查」,甚至都不用找什麼理由,就直接開徵。當然美國保護國內鋼鐵和鋁行業是慣常的理由,但是這個落地的時間點似乎比其他涉關稅行政命令生效時間要晚不少。推遲落地生效的時間要從美國找理由了。
一方面,從美國看,特朗普要給美國國內相關產業以準備和緩和時間。鋼鐵和鋁都是重點產業和基礎產業,相關產業調整需要調適和準備的時間。不僅如此,特朗普也想盡可能在25%鋼鋁關稅落地前,為美國鋼鐵和鋁的需求方增加更多的進口,增加美廠家的鋼和鋁庫存,以應對高關稅帶來的成本等壓力。
另一方面,從談判看,特朗普也是給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國進行談判的時間。加徵高關稅也是進行談判的一種施壓手段。目前已有國家坐不住了,其中就有加拿大地方政府官員表示,希望趕緊跟美國商討北美自貿協定,等不到2026年了,特朗普加徵關稅的衝擊讓人受不了。一周前美國剛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關稅暫緩一個月,馬上又在鋼鋁上加徵25%的關稅,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背着抱着一邊沉。
此外,也不排除特朗普想讓美國國內鋼鐵和鋁企業盡可能快地提升產能。但是美國鋁的產能只佔全球鋁產能的1.73%,美國鋁有50%依靠進口,即使開足馬力生產恐怕也難滿足國內所需,畢竟進口佔半壁江山。美國鋼鐵的國內產能利用率也不高,目前鋼鐵產能利用率從幾年前的80%下降到只有約75%。截至2024年末,美國鋼鐵庫存下降了11.5%。無論如何,短期內想提高鋼鐵的產能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因為鋼鐵的生產不僅需要原材料,更加需要設備重啟等大量工作。
嚴重衝擊國際貿易體系
特朗普還即將推出對等關稅,這項政策將嚴重衝擊國際貿易體系。因為當下全球實施的是自由貿易,無論是世貿的多邊貿易體制還是雙多邊的自貿協定,都在盡可能地降低關稅,特別是發達國家之間都在以「三零」為目標,即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美國對進口鋼鋁普徵關稅,將嚴重衝擊國際貿易體系,而世貿、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是由美國等國家在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全球治理的三駕馬車。世貿主導的多邊貿易體制是在盡可能地降低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今年正是世貿成立30年,世貿來自於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由166個成員國組成的世貿,核心任務就是降低關稅壁壘。
特朗普2.0關稅戰都不需要理由就直接對外加稅,還專門成立海外稅務局用於收稅,這會帶來各國的對等反制。對等關稅不僅會衝擊破壞國際貿易體系,反會推高關稅壁壘,各國間不是比着降稅,而是加稅。
不僅如此,國際貿易的普惠也不復存在了,發達國家有對最不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進行零關稅和低關稅的責任與義務,南北之間需要低關稅以加強合作,以及降低不平衡的發展鴻溝。對等關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美國的舉動,是試圖對不發達國家或弱小國家進行降維打擊。
引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
美國作為全球經濟大國,挑起貿易戰,會引發國際貿易秩序的混亂,國際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會疊高,國際貿易會銳減,進一步降低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這不僅會推升美國通脹,美國人每人每年支出多幾千美元,更會使全球經濟放緩。
特朗普加徵關稅會衝擊世界經濟,主要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若全面實施,將直接推升貿易成本,壓縮企業利潤空間。成本上升迫使企業重新調整布局供應鏈產業鏈,導致供應鏈碎片化。供應鏈的碎片化反過來不僅增加企業成本,還會降低效率,影響全球經濟的穩定。
碎片化還會導致全球產供鏈去中心化重塑。多邊貿易體制依賴各國間開放合作,對等關稅將引發貿易爭端和報復性措施。
中國反制措施初見成效
中國日前對美國加徵關稅措施作出反制。在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後,美國恢復了對中國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這也釋放了關稅戰需要智慧對待,而不是硬來。中方的反制措施起到了預期的效果,有理、有力、有節,而且不引發美國大規模反制,因為中方不想推升貿易戰,而是以止戰為目的。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這種組合拳的打法,不僅兼顧了及時性、針對性、前瞻性、有效性,而且能夠一定程度上警示美方不要再加徵關稅。
中國很智慧地採取了組合拳的反制措施,向美國進口產品加徵的關稅項目,是美國對我國出口量大的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氣等能源,以及農機、大排量汽車、皮卡等產品。這些產品是可替代的,並不影響老百姓的生產生活。
從出口管制上,中國的針對性也很強,提前預防了美國對華的科技戰等打壓。在制裁上,中方對想興風作浪的機構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此外,中方還有把美國告上世貿等,以組合拳精準有力回擊和敲醒美國。中國有理、有力、有節地回擊,讓美國知曉,關稅戰打不得、打不起、打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