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安醫院推軟食國際標準

●香港港安昨日宣布全面實行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讓患者有啖好食。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茗 攝
●香港港安昨日宣布全面實行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讓患者有啖好食。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茗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茗)進食是享受,但對吞嚥障礙患者卻是「又愛又恨」,稍有不慎,進食時出現食物「落錯格」,隨時引起致命的吸入性肺炎。由於不同地區、機構、背景人士對食物質地及飲品稠度用詞的理解均有不同,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香港港安)昨日宣布全面實行「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為患者配置合適質地的食物(軟餐)進食,優化飲食餐單。

  Fanny的母親本身患有柏金遜症及肌少症,去年因吸入性肺炎住院,在入院時有嚴重的吞嚥障礙以及體重過輕問題,體重一度僅35公斤。出院後,她經過一系列的康復治療,包括每周一次吞嚥治療及一兩個月1次的營養輔導,其間進行系統性的吞嚥居家訓練。

  在後續的檢查中,康復進展提升,院方為她進行的內視鏡吞嚥檢查(FEES)後決定移除鼻胃管,即可重新用口進食。

  Fanny表示,母親在患病期間,出現進食速度緩慢、體重下降、情緒問題等情況,「佢平時好鍾意食嘢」,但因「後來想食食唔落」而引發情緒問題。出院7個月後,體重恢復45.2公斤的正常水平。

  港吞嚥障礙患者逾10萬人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曾華德表示,按照香港人口推算,患吞嚥障礙的患者超過10萬人,其中約六成是院舍的長者,其餘為接受日間服務的長者。言語治療師黎頌謙表示,IDDSI是全球公認的食物質地及液體濃度的定義,有八個等級,為了讓患者能健康且有營養地進食,醫院的醫生、言語治療師、營養師、廚師等跨專業評估、治療和餐膳施行IDDSI,改善患者吞嚥安全情況及提升患者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