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嘉烈爆奪命菌 3醫生中招1身亡 港醫院疑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

●歐家榮(中)、袁國勇(右)和羅振邦向傳媒通報瑪嘉烈醫院疑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 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  攝
●歐家榮(中)、袁國勇(右)和羅振邦向傳媒通報瑪嘉烈醫院疑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 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 攝

●瑪嘉烈醫院3名懷疑受病菌感染醫生所接觸過的病人無出現病徵,評估事件未威脅到病人安全,腫瘤科服務無受影響。 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  攝
●瑪嘉烈醫院3名懷疑受病菌感染醫生所接觸過的病人無出現病徵,評估事件未威脅到病人安全,腫瘤科服務無受影響。 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 攝

●專家相信醫院餐廳為病菌源頭的可能性較低。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  攝
●專家相信醫院餐廳為病菌源頭的可能性較低。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 攝

  香港瑪嘉烈醫院懷疑出現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感染群組,3名腫瘤科醫生先後出現病徵,其中一名年輕醫生由病發至不治僅3天,其餘兩人病徵輕微。特區政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透露,其中一名患者的糞便樣本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陽性反應,但死者與另一名患者的相關樣本則呈陰性。三人潛伏期未曾在同一間餐廳或進食同樣食物,唯一共通點是他們都曾在醫院6樓休息室用膳,以及共用當值室等設施,有可能透過進食或受污染的環境感染該菌,亦不排除其他可能性。目前沒有腫瘤科病人出現感染徵狀,使用醫院的市民及病人無須擔心。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向死者家人致以深切慰問,醫管局會盡力向他們提供一切協助。●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

  歐家榮昨日下午於瑪嘉烈醫院會見傳媒交代事件時表示,衞生防護中心前日(10日)接獲院方呈報後,昨早已派員聯同瑪嘉烈醫院代表、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巡視腫瘤科的工作地點,以及醫院的其他設施。

  3醫生未曾在同一餐廳用膳

  歐家榮表示,個案涉及的3名患者均為該院腫瘤科醫生,初步調查顯示,他們分別於本月4日、6日及10日出現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症狀。最先發病的醫生,於兩天後病情急劇惡化,出現神志不清、血壓及血氧低等緊急情況,送入該院時要插喉及轉往深切治療部,翌日離世。

  據了解,死者年約30歲。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瑪嘉烈醫院及北大嶼山醫院行政總監羅振邦表示,3人俱身體健康,他們到過的地方已進行深層次清潔。

  雖然死者的糞便樣本對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呈陰性,但歐家榮表示,綜合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初步認為該群組個案可能與該病菌感染有關,中心會繼續聯同醫管局及港大微生物學系追查潛在的感染源頭,包括患者於潛伏期內的飲食紀錄、近期光顧過的餐廳、工作環境及可能接觸過的人及場所等。

  中心於昨日上午已在腫瘤科休息室取走大約20個食物樣本,惟目前未發現3人於潛伏期內曾在同一餐廳進食或進食同一類食物,但他們也會在醫院6樓休息室用膳,亦曾共用當值室及洗手間等設施。為安全計,食環署已安排巡查醫院內的餐廳。

  另一感染途徑可能是透過受污染的環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歐家榮表示,院方已在腫瘤科辦公室及洗手間取走逾40個環境樣本,以確認是否存在環境引起交叉感染,同時亦已安排全面消毒腫瘤科辦公室。院方亦已加強對院內員工腸胃症狀的監察,並要求任何出現相關症狀的員工即時報告,以便安排化驗檢查。

  袁國勇形容,一名身體健康、無長期病症的成人若感染該菌而突然離世,屬十分罕見,故除了傳統微生物學測試,亦會使用新一代高通量基因排序序列測試,以確定其死因。

  他進一步解釋,由於死者由腹瀉到離世時間非常短,「他出現腹瀉、神志不清、發燒、血壓低,一開始會想到是腦膜炎雙球菌或肺炎鏈球菌,且已即時為其插喉及處方兩種抗生素,要做的都做晒,但卻於24小時內過身。就算真是感染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抗生素也要48至72小時才有效。」

  袁國勇:情況罕見或需作病理解剖

  袁國勇表示,始終現時只有一名患者的糞便樣本對該大腸桿菌呈陽性反應,且是透過基因測試測出,過往間中亦有假陽性,因此現階段不排除其他的可能性,或需要作病理解剖尋找病因,尤其死者在入院後已接受抗生素治療,影響找到病因的機會。

  羅振邦形容,死者非常熱愛工作且得到好多同事尊重,亦十分為病人設想,「是一名非常好的醫生」,對其離世表示惋惜及沉痛。院方會配合調查,令事件水落石出且盡量避免再次發生。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通過新聞處發稿表示,該名急病逝世的年輕醫生立志懸壺濟世,自醫學院畢業後一直於醫管局服務市民,並剛獲取腫瘤科專科醫生資格,其專業精神實為醫護同業的典範,他向死者家人致以深切慰問。

  瑪嘉烈疑現產志賀毒菌感染群組時序

  2月4日

  一名腫瘤科醫生出現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症狀

  2月6日

  該名醫生病情惡化

  ‧發高燒、神志不清、血壓低

  ‧到急症室時血氧低,需要插喉並即時轉往深切治療部

  ‧獲處方兩種抗生素

  另一名腫瘤科醫生亦出現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症狀

  2月7日

  最先出現症狀的醫生不治離世

  2月10日

  第三名腫瘤科醫生出現發燒、腹痛及腹瀉等症狀

  院方向衞生防護中心呈報懷疑出現感染群組個案

  2月11日

  衞生防護中心向公眾交代事件

  ●資料來源:瑪嘉烈醫院、衞生防護中心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