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成功難複製 國漫行業體制待完善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寧)據統計,《哪吒2》片尾字幕上共有138家與動畫製作相關的公司出現,其中中國本土公司的佔比超九成,從企業規模上看,小型和微型企業佔比超過八成。鍾鼎認為《哪吒2》的成功是建立在《哪吒1》的票房基礎,及集全國動畫精英團隊和頂級製作成本支持共同作用之上。因此《哪吒2》的成功對於國內其他動漫業者而言,是難以企及和複製的。他認為,動畫行業體制仍有待完善,希望通過《哪吒2》把這個熱度打起來,至少讓資本方多關注動畫,說不定還有第二個「哪吒」。

  鍾鼎表示,在春節檔出現了《哪吒2》這樣的爆款,顯而易見的是,它讓觀眾乃至整個社會的目光都聚焦在動畫這個表現形式上來。《哪吒2》讓整個社會都關注到了動畫電影在電影領域的潛力。目前中國最高票房紀錄是一部動畫片,這證明了觀眾並沒有把電影和動畫區分開來,這都是積極現象。「另外,以前在電影領域動畫算是相對小眾的內容,而且是偏向年輕或兒童,受眾群體沒有擴大到像真人電影的廣度,但這一次《哪吒2》的成功,證明動畫不只是常規意義上我們所理解的年輕人或者小孩去看,而是更廣泛地成為了合家歡的選擇。」春節檔的觀眾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整個家庭,《哪吒2》將家庭這個受眾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內容開發專項人才緊缺

  但他也指出,業內私下有些交流,有悲觀派認為頭部的過於集中,造成一種失衡狀態。「一部電影佔據50%的排片和70%以上的票房,對於頭部的出品公司肯定受益匪淺,但對於其它的影片投資方來說,他們可能會審視和擔憂自己未來開發的項目。《哪吒2》的成功有它的特殊性,它的成功經驗和預算不一定可以簡單複製,製作期間對創作的堅持和韌性有着資本預算的極大支撐,預算高達幾億元,已到達了天花板,而大部分的動畫項目沒有這麼高的預算,很多資方會對自己出品的內容所帶來的回報產生極大的落差感,對未來的創作和投資產生更加謹慎的態度。」

  此外,動畫行業還面臨人才的不均衡分布。「《哪吒2》相當於把中國的動畫精英都集中起來。這麼有名的項目,這麼高的預算,這樣奢侈的運作體系,但是這種合作模式不可能成為主流,因為它相當於把頂級公司的總監全部挖過來駐場製作,我們一聽就覺得瞠目結舌。」鍾鼎認為,動畫行業也缺乏做內容的人才,「我們的內容開發缺乏最前端的策劃端,缺乏了解市場、了解動畫、了解創作的團隊,有時候我們看到動畫內容良莠不齊,因為劇本開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盼撬動行業生產更多《哪吒》

  對比之前票房失利的《雄獅少年》,其在內容和製作上都是精品,口碑也很好,但是票房不盡如人意。「它在做不同的嘗試,票房兩極分化可能會讓很多想做新嘗試的創作者望而卻步。」中國的觀眾有自己的喜好,皮克斯和迪士尼的某些經典作品放到內地也可能會面臨票房失利,「《哪吒2》特別契合中國特色,有着中國神話中的特別形象,還有切中時代脈搏的時代發洩。創作者未來要採取一種求穩的態度,有可能還會從神話角度打開市場。」鍾鼎表示,如今動畫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體制的不成熟,「比如資本對於動畫項目的不了解,對於動畫項目的投入沒有那麼多,《哪吒2》的成功建立在《哪吒1》票房基礎上,但是放到整個行業角度來看,資本對動畫行業的了解和支撐不充足,我們希望通過《哪吒2》把這個熱度打起來,至少讓資本方多關注動畫,說不定還有第二個『哪吒』、半個甚至五分之一個『哪吒』,這都是動畫行業的寶貴財富。」